防疫所籲牛結節疹防疫期間 民眾避免進入養牛場
地區一養牛場部分牛隻皮膚發現異常結節,8月30日經農業部證實為牛結節疹病例。農業部及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立即啟動相關防疫措施,針對該場半徑3公里內31處養牛場臨床檢查,未發現可疑案例;並持續展開3公里牛隻免疫及全縣牛隻的訪視。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藉此呼籲鄉親,防疫期間鄉親請避免進入養牛場。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發現地區某牧場(飼養180頭肉牛),有部分牛隻皮膚發現異常結節,懷疑為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於8月29日通報農業部,並會同農業部防檢署、獸醫研究所至現場檢查及採樣送檢。8月30日農業部說明,經畜衛所以聚核酶鏈反應(PCR)檢出牛結節疹病毒核酸,確疹為牛結節疹病例,中央地方相關單位立即啟動相關防疫措施。
防疫所指出,金門地區曾於2020年發生「牛結節疹」時,考量整體產業安全,曾公告禁止金門地區牛肉銷往台灣本島,2022年3月重新開放。地區一養牛場於8月30日發現可疑情形,經採樣送檢,再次確診為「牛結節疹」病例,除了依程序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通報,即日起再次暫停金門縣牛隻及其生鮮、冷凍、冷藏牛肉輸往台灣及其他離島。
關於金門此次牛結節疹疫情,農業部召開專家會議,檢討精進採取之防疫措施,並協調台灣獸醫人力疫苗(調用3,000劑LSD疫苗)補強,協助金門緊急防疫所需,以及提供黏蠅板1,000份供養牛場病媒防治,同時委請農科院及興大蟲媒專家協助案例場之疫調及蟲媒調查,並加強運輸車輛消毒及牛隻屠宰衛生檢查,以全面防堵疫情傳播。
防疫所除持續進行牧場訪視、屠宰場屠前屠後檢查等層層機制,為民眾食用肉品安全做好把關;並加強宣導呼籲縣內養牛業者加強場內各項生物安全措施,保持環境清潔並吊掛捕蚊設備,每日檢查牛隻健康情形等,若發現疑似案例,應立即通報防疫所及配合防疫處置工作。
此外,防疫所藉此呼籲民眾,防疫期間請民眾避免進入養牛場參觀,以利相關防疫措施之推進,共同維護產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