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姐妹鄉慶祝結盟50年 烈嶼組團赴澎湖白沙參訪

發布日期:
記者: 高凡淳/綜合報導。
點閱率:774
烈嶼鄉組團前往澎湖白沙鄉,參加兩鄉結盟50周年慶,白沙鄉鄉長宋萬富帶領團隊到機場迎客。
(烈嶼鄉公所提供)

烈嶼鄉組團前往澎湖白沙鄉,參加兩鄉結盟50周年慶,白沙鄉鄉長宋萬富帶領團隊到機場迎客。 (烈嶼鄉公所提供)

今年適逢烈嶼鄉與澎湖縣白沙鄉結盟姊妹鄉50年,烈嶼鄉公所、鄉代會組團前往白沙鄉參加50周年慶,烈嶼鄉長洪若珊、鄉代會主席林長耕率領參訪團抵達澎湖,白沙鄉鄉長宋萬富、代表會主席吳良添帶領團隊到機場迎客,姊妹鄉相見歡。
烈嶼鄉與澎湖縣白沙鄉締結姊妹鄉迄今滿50年,烈嶼鄉公所、鄉代會聯合組團前往澎湖展開3天的參訪活動。這一趟姊妹鄉交流,也邀請烈嶼鄉歷屆鄉長一同前往參加兩鄉結盟50周年慶活動。參訪團成員有,烈嶼鄉長洪若珊、老鄉長洪萬宗、洪國正、林金量、鄉代會主席林長耕、副主席吳福全、鄉代表洪雅明、方駿洋、林長征、林宜蘭、洪健中、現任調解委員會主席洪麗治、調解委員和鄉政顧問、村長以及鄉公所、鄉代會人員。
洪若珊一行參訪團抵達澎湖縣,白沙鄉鄉長宋萬富、代表會主席吳良添帶領團隊到機場歡迎大姊鄉的到訪,並在馬公機場合影,為這一趟姊妹鄉交流留下紀念畫面。
洪若珊一行在姊妹鄉的陪同下,參觀白沙鄉在鄉內社區設立當地特產的地標,包括,澎湖角瓜,中屯社區的絲瓜地標。青星斑是澎湖高經濟魚產,講美青星斑地標,色彩鮮艷,活靈活現。巨大牡蠣寶寶裝置藝術,是2023城前社區的全新地標,牡蠣媽媽帶著豐腴的身材,雙手比出讚和YA手勢,玵牡蠣寶寶帶著圓滾滾的肚子,超吸睛。梭子蟹為澎湖海域美味的海產之一,遠洋梭子蟹裝置藝術擺放在白沙鄉的入口處迎接來訪的客人。岐頭村是典型的農漁聚落,早期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閒暇時並打造石滬,使用石塊堆砌成(墩)的捕魚方法維持生計,由於隨著海洋生態環境的改變,使得百年傳統捕魚法逐年式微,近年來白沙鄉公所和岐頭社區發展協會在岐頭漁港碼頭入口處打造1尾石斑魚的意象標誌,希望抱墩傳統漁法能夠轉型成為觀光休閒體驗活動。
洪若珊表示,姊妹鄉打造社區特色地標,讓遊客一到白沙就能了解當地社區的特色農、漁業,也成為遊客熱門的拍照打卡新地標。大姊鄉推進一社區一特色,努力打造各式特色的入口意象地標,殊值借鏡。
洪若珊一行續走訪姊妹鄉,重頭戲是參加兩鄉締盟50周年慶活動,為兩鄉堅固的姊妹情誼再加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