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大華文系赴泰北象苗學校進行華語教學與文化交流

發布日期:
記者: 高凡淳/綜合報導。
點閱率:985
金大華文系赴泰北象苗學校進行華語教學服務與文化交流。
(金大提供)

金大華文系赴泰北象苗學校進行華語教學服務與文化交流。 (金大提供)

金大華文系赴泰北象苗學校進行華語教學服務與文化交流。
(金大提供)

金大華文系赴泰北象苗學校進行華語教學服務與文化交流。 (金大提供)

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大三學生陳東暘、洪靜宇與大一學生林義勳組成「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2024泰北志工團」,由僑委會補助,在李瑄博士指導下,前往泰北進行為期約二個月的華語文教學與文化交流。今年,團隊還帶了機器人到泰北及華文系學生團隊製作的部首學習虛擬實境(VR),希望讓泰北偏鄉或高山上的學生也能有不同的華語學習體驗。
金大指出,象苗學校李興唐校長為阿卡族人,致力於為阿卡族村民推廣華語文教育。李校長認為,現在學華語是時代趨勢,習得華語專長後,可以到大城市找到好工作,或前往華語國家工作來改變家庭經濟狀況。然而因位處高山,華語師資匱乏,需透過僑委會管道尋求志工教師。象苗學校分為幼稚園與國小各年級,因華語師資較少,幼稚園與一年級組成一班、二三年級組成一班、四五六年級組成一班,由該團隊的志工老師分配教學年級與內容,以混合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以僑委會提供的泰文版華文課本為主,金大團隊製作的教材與教具為輔。志工老師進行華語課程、電腦及VR輔助華語學習課程、唱跳學華語課程、文化課程等,並安排週會華語演講、朗讀或各班成果表演等活動。
金大表示,象苗學校幼稚園與一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華語,導師林義勳讓學生從中文兒歌中學華語,用唱跳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二三年級課程除了華語教學外,還融合了中華傳統文化與當地阿卡族文化進行文化教學。導師安排了剪窗花、戲曲、藍染與書法等活動,並進行文化比較,帶領學生從不同主題思考自己族群的文化活動並產出,寓教於樂又能夠進行文化交流與推廣。
該班導師洪靜宇表示,在戲曲課上,介紹了歌仔戲,告訴學生這是臺灣的傳統戲曲,而後學生也在課堂上唱起阿卡族的民謠,洪靜宇認為文化的輸出是雙向的,在輸出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吸納了阿卡族的人文。
四五六年級在課程中融合VR及機器人協助學生以多元的方式學習華語。導師陳東暘表示,機器人學習是現代社會的趨勢,且機器人也適合該年齡段的學生,希望用新奇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除了新興科技輔助華語學習外,李瑄博士、陳東暘、洪靜宇也發揮專長,為學生製作了一份阿卡族在地化華語教材,讓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學習如何以華語表達自己的文化,並製作以海報、演講、戲劇表演等方式促進華語產出。
除了志願服務以外,團隊也抽空前往位於其他村子的大型華語學校—光復中文學校參訪,和在地華語教師進行交流,也有機會去了泰北的美賽和金三角,更了解泰北的華語文教育與當地特別又極具魅力的文化,深入體驗泰北生活,不只增進了語言教學能力,更收穫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力。
對於本次志願服務的收穫與感想,陳東暘同學表示,志願服務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不只能透過志願服務得到充實富足的心靈,又能學到不少服務對象國家的文化。希望能再次回到象苗學校,為此地提供更多教育資源。
洪靜宇同學也表示,未來如果有機會,仍希望到各地偏鄉深耕華語文教育,若現況允許,更期許能夠跟隨團隊再度回到象苗學校,持續為泰北學子盡一份力量。
林義勳同學認為,去國外當志工老師,可以認知到自己能力不足的地方,除了認識到理論跟實務上的實際運用,更能探索發掘自己對於華語教學是否真的有熱忱跟興趣。
這次服務讓團隊學生深入當地,更了解泰北的華語文教育與當地特別又極具魅力的文化,不只增進了語言教學能力,更收穫了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力。指導老師李瑄表示,泰北是個很特別、很有魅力也極需華教資源的地方。華語文學系學生能跳脫舒適圈,發揮專長自發到此地服務,了解這個地方的華語教學需求,進而了解這個地方的華人移民脈絡,是個深刻的體驗,也是非常好的成長機會。我們協助發展在地化華語教材,讓阿卡族學生能以華語介紹自己族群的文化,進而協助少數民族的文化保存,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希望此次活動也能拋磚引玉,讓大家看到泰北,未來能有更多大學生投入泰北華語教學志工服務。
金大指出,該泰北志工團是從僑委會輔助國內大專院校及民間團體赴東南亞僑校志願服務作業計畫中,選擇需要華語教學支援的泰北「象苗學校」進行服務。泰北因國民黨軍孤軍的特殊歷史背景,有大量的華語學習需求,目前有一百多所華語學校,是僑委會華語教學服務的重點區域。
金大表示,這邊的華校大部份為補習教育型式,學生白天去泰文學校進行義務教育,放學後到華校上課。這次團隊來到的象苗學校位於清萊象山上一千三百多公尺高的萊掌村,當地空氣清新、雲霧繚繞,以種植咖啡、玉米和夏威夷果等作物為經濟來源。這裡人口以雲南人(漢族)、少數民族傈僳族和阿卡族為主,這些族群以前皆生活在中國南方,雲南人因經商或為國軍孤軍來到這裡,傈僳族因經商而來,阿卡族則因躲避緬甸戰亂在卅多年前來到萊掌村定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