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藝大主秘訪洪若珊 就地方發展及觀光規劃進行討論

臺灣藝術大學主任秘書謝主啟偕同烈嶼公共事務協會名譽會長洪資成一行拜訪烈嶼鄉長洪若珊(右三)。 (烈嶼鄉公所提供)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主任秘書謝主啟偕同烈嶼公共事務協會名譽會長洪資成一行拜訪烈嶼鄉長洪若珊,進行藝術觀光產業交流,並就烈嶼觀光產業的未來發展、芋頭公共藝術品設置的規劃等提出不同的見解及建議良方,供鄉公所參考。
臺灣藝術大學主任秘書謝主啟由該校圖書館館長呂允在、烈嶼協會名譽會長洪資成、縣籍版畫家黃世團、周彩瓶老師等人陪同前往烈嶼鄉公所,受到鄉長洪若珊的歡迎。
洪資成指出,雙方相談甚歡,就烈嶼觀光產業的未來發展、芋頭公共藝術品設置的規劃、芋頭節活動內容多元創新提出不同的見解及建議良方。此外,也針對芋頭造形不銹鋼公共藝術品的設置,特別邀請國內外知名縣籍藝術家歐陽彥興設計規劃,早些年在林福德老師的大力推動下,希望能獲得縣府文化局等相關單位的經費補助,讓芋頭造形公共藝術品成為烈嶼鄉的觀光產業行銷地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洪若珊鄉長也很積極的投入謀求能得到補助款興作設置。洪資成表示,烈嶼鄉是芋頭的故鄉,聞名海內外,近幾年在芋頭節熱鬧舉辦下,加上觀光產業的多元創意開發,已有相當的績效,殷盼烈嶼鄉公所能藉此熱潮好還要更好,讓芋頭行銷全世界。鄉長洪若珊表示,芋頭節是烈嶼鄉年度大活動,烈嶼鄉各界都非常重視此盛事,辦理至今已經有22個年頭,每年都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參加的人數愈來愈多,今年也帶動觀光人潮,每天參與人數幾近2,000人次,鄉公所也做活動後的滿意度回饋調查,皆有相當好的成效,鄉公所會針對各項回應做更好的因應與努力。
洪若珊表示,芋頭是烈嶼鄉特色農產,香、鬆、綿和入口即化的口感,贏得「烈嶼芋唔免哺」的美譽。除了要感恩農民辛勤的耕耘,也要感謝縣政府和農會相關單位輔導農民客土改良、種植技術不斷精進,產出芋香氣濃郁、質地粉值高的芋頭,並透過中央和地方的加持推廣、民眾的口耳相傳,讓烈嶼芋頭「香、鬆、綿」的好品質遠近馳名,供不應求,農民辛勤的付出有了回報,讓大家能開心享受芋頭美食。
洪若珊指出,芋頭季活動始終秉持著推廣地方農業、帶動觀光經濟的初衷。欣喜地看到烈嶼芋頭的經濟價值逐年攀升,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烈嶼鄉芋頭季系列活動榮獲交通部觀光署2024-2025年「臺灣觀光雙年曆」全國級活動的肯定,這不僅是對烈嶼鄉地方創生的努力與鼓勵,更代表著烈嶼的芋頭文化與農遊魅力受到廣泛認可。
而縣籍版畫家黃世團也建議要思考如何結合文創產業,開發產業觀光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