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美環教課程訪植物園 帶學童走出教室學習

述美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走進金門植物園,以大自然為教室進行觀察和學習,除認識植物外,並以喜愛的葉形與葉脈進行拓印,也參與桌遊體驗。 (述美國小提供)

述美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走進金門植物園,以大自然為教室進行觀察和學習,除認識植物外,並以喜愛的葉形與葉脈進行拓印,也參與桌遊體驗。 (述美國小提供)
述美國小日前辦理國小學童校外教學活動,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走出教室,前往金門植物園參與環境教育課程,以大自然為教室,藉由實際的戶外環境觀察和學習,認識園區生態、金門植物,並以喜愛的葉形與葉脈進行拓印。此外,也在園區環教講師引領下,從桌遊遊戲中,加深學童生態保育、愛護環境的觀念以及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藉以在學童心中建立對家鄉的認同與情感。
述美國小一至六年級日前前往金門植物園展開校外教學活動,在教導處規劃下,此次環境教育以環境保護、生態保育、植物拓印等為課題,國小學童區共分成1-3年級組與4-6年級組二組,由金門縣環保局陳真、吳宗澔以及金門植物園蔡明雪、林君儀等環教講師以簡易易懂的方式引導68位師生走出教室,走入大自然,與大自然為友,用實際的戶外環境觀察,探討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也藉以強化學童愛護環境的觀念。
述美國小校長楊恭墉表示,此次學校校外教學安排課程以「環境教育」為主題,著重在強化學童環境保護的觀念及生態保育的意識,透過學習場域的轉變,讓學童走出教室,以大自然為教室,改變學習環境,提升學童學習動機。校外教學是走出教室多元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藉由戶外近距離觀察、探索,自我建構的方式,來豐富學童的學習經驗,增加學童學習效果。藉由安排金門植物園作為學習場域,在專業環教師資領導下,讓學童能更加認識家鄉的學習資源,有助於建構學童認識金門家鄉的心中地圖,以及增加對家鄉的認同與情感。
此次環境教育校外教學之學習場域主要是金門植物園,課程以簡易易懂的方式,引領學童學習「環境教育」,並結合植物園既有的課程,引領學童學習及建立面對生態保育應有的觀念及態度。學子在植物園區體驗「植物葉形葉脈拓印」,自行近距離觀察、尋找喜愛的葉形與葉脈進行拓印,並實際利用植物的葉形與葉脈凸出的特性結合美學,完成一個擁有屬於自己圖案的提袋。另外,也透過桌遊的方式,以戶外天然的環境進行教學,藉以強化學童建立「生態保育」的觀念與態度。
最後,述美國小楊校長也特別強調,生活周遭皆教材,能否有所得,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靜心的觀察、探索,找出事物的脈絡。此次國小學童環境教育校外教學活動,特別感謝金門縣環保局及金門植物園的協助,提供學童一堂有別於學校教室內的課程,讓學童體會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也謝謝教導處簡旻筠老師的規劃及與會教師從旁協助,讓學童擁有更多元的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