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傳統傀儡戲校園推廣巡演 寧中小學童嘆為觀止

發布日期:
記者: 高凡淳/金寧報導。
點閱率:638
「指掌春秋」│金門傳統傀儡戲校園推廣活動,巡迴金寧中小學演出。(高凡淳攝)

「指掌春秋」│金門傳統傀儡戲校園推廣活動,巡迴金寧中小學演出。(高凡淳攝)

「指掌春秋」│金門傳統傀儡戲校園推廣活動,巡迴金寧中小學演出,「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教導小朋友體驗傀儡戲表演內涵和演出技巧,讓國小學童對傳統傀儡戲有進一步的認識,繼續傳承傀儡戲藝術。
蔡遠進和團隊回到母校寧中小獻藝,校長宋文法陪同學生一起欣賞蔡遠進帶來「快樂小沙彌」及「風獅爺傳奇」等多齣短戲,小朋友看到懸絲偶,在操偶師手下,活靈活現地動手動腳,還會下腰、劈腿等動作,恍若真人,驚喜連連。
小朋友現場體驗操控懸絲偶,覺得很新奇,也很有趣。蔡遠進指出,懸絲偶最基本有十六條線,最多則超過三十條線,小朋友可以從操偶走路的基本功學起,而操偶的秘訣就是人偶合一,操偶師一邊操作,也要一邊依據角色模擬姿態,這樣傀儡就會活起來。
蔡遠進介紹傀儡戲的起源由來,示範傀儡偶的構造與基本操作手法,並與學生互動,提供練習用傀儡戲偶,鼓勵學生從實際操作中體驗傀儡戲的樂趣,配合簡單有趣的遊戲互動,讓學生手腦並用,增加學習興致與成效。
宋文法校長稱讚校友蔡遠進傳承發揚傀儡戲藝術文化的精神,邀請蔡遠進再撥空回母校授藝,讓學弟妹都能體驗操偶的樂趣,激起學習民俗才藝的興趣。宋文法鼓勵小朋友認真學習懸絲偶藝術,希望讓傳統文化繼續傳承。宋文法感謝傳藝中心、文化局和蔡遠進提供小朋友學習傀儡藝術的機會,讓小朋友能欣賞進而學習,體驗傀儡藝術的精彩文化。
蔡遠進指出,傳藝中心於(112)年首度辦理「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在執行上的良好成效基礎上,傳藝中心今年接續辦理「傳藝Go Young 校園巡演計畫」,為了推廣金門本土傳統文化藝術,「金門傀儡戲劇團」在文化部與教育部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共同支持下,巡迴校園進行十場「指掌春秋」│金門傳統傀儡戲校園推廣暨演出活動。
蔡遠進表示,傀儡戲是歷史上最早出現具有表演功能的木偶戲,文化意義深遠。而且與傳統社會禮儀、宗教信仰息息相關,更有祈求平安的意涵。此次校園巡演內容除了傀儡示範演出與互動教學,讓學生了解傀儡戲的由來、發展,以及戲偶構造和操作手法,並突破傳統傀儡戲原有的宗教禮儀形式,藉由傀儡戲經典劇目與金門守護神「風獅爺」傳奇故事的結合,改編成適合學童觀賞的故事情節,啟發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看到傀儡戲偶靈活傳神的肢體動作,體察傀儡戲高度的藝術性與技巧性,期能達到寓教於樂之教學目的。
蔡遠進指出,劇團近年來持續在金門、台北、澎湖等地進行校園巡演,希望從基礎教育中進行傳統藝文推廣與落實藝術薪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