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調查研究活動 探訪明清金門城遺跡

金門縣定史蹟「明清金門城遺跡」地下史料調查研究-教育推廣活動。 (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定史蹟「明清金門城遺跡」地下史料調查研究-教育推廣活動,11月2日舉辦二場,參加民眾並走訪金門城東門探坑處探訪。
金門縣文化局委託考古學者針對「明清金門城遺跡」進行地下史料調查研究,除了再度確認金門城遺址周遭殘留的其他遺跡外,也進一步確認金門城遺址周遭各區域的遺跡保存狀況,並進一步了解金門城遺址各階段的人群活動概況。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金門守禦千戶所城(簡稱金門千戶所城/金門城)為建於明洪武21年(1388)前後的明代軍事海防設施,本年度金門縣文化局委託言古文化有限公司執行、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顏廷伃博士主持「金門縣定史蹟『明清金門城遺跡』地下史料調查研究」計畫,再度進行金門城周遭地點的考古發掘研究。
金門縣政府先前已於民國111年(2022)2月14日將「明清金門城遺跡」公告登錄為金門縣史蹟,而前一期研究計畫「金門城考古發掘研究計畫(第一期):城牆與城門遺跡」,也初步確認金門城的城牆結構、端角點的定位參考及各時期的人群活動概況。
因此,本年度針對「明清金門城遺跡」的地下史料調查研究,希望能進一步釐清金門城各階段的歷史變遷過程。
為了讓民眾了解金門城考古相關的研究成果,該計畫舉辦二場教育推廣活動,第一場為金門城地下構造物說明會,計畫主持人顏廷伃博士詳細說明金門城遺址各階段的發展與遺跡、遺物遺留。第二場為金門城探坑導覽教育推廣活動,則針對金門城遺址的探坑進行現場導覽活動,使民眾得以近距離觀察金門城遺跡,並了解金門城的製造方式與結構。
文化局表示,透過金門城考古發掘與研究的成果,得以讓金門城的歷史有更鮮明的「實物」依據,也提供未來進一步進行觀光規劃或導覽活動時,重要的現址遺跡可供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