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華葳線上探究競賽 金鼎得特優及佳作

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學習與競賽頒獎。(金鼎國小提供)
金鼎國小學生於今年暑假赴台參加113年度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學習與競賽,歷經5個月的探究學習歷程,從1,104組學習與競賽的隊伍中脫穎而出,推派的兩組隊伍分別榮獲特優及佳作的殊榮。
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學習與競賽是由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及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主辦,並由報導者文化基金會、玉山文教基金會及國立清華大學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贊助及合作舉辦的專題探究盛事,廣邀全臺公私立國民中小學四至九年級學生參與。其目的在於鼓勵中小學生運用線上數位閱讀,合作進行專題探究學習並能培養定義問題、搜尋、瀏覽、組織、統整和呈現資料的數位閱讀核心能力,透過線上數位閱讀探究學習的歷程,幫助學生發展數位自學力,最後藉由學習成果發表會,促進校際觀摩交流,分享數位時代的學習方式。
金鼎國小兩組隊伍研究主題分別為「出口成『髒』—髒話大剖析」及「『元』來如此?元宇宙知多少」。兩組參賽的隊伍分別為髒話研究社與菜烤玉米隊。髒話研究社的成員為翁宥洺、吳樂睇、張瑄恩、翁郁瑄,指導老師為陳欣蘭、蔡書雯老師,榮獲全國特優。另一組成員為蔡亦閔、楊承祐、洪沛歆、林庭安,指導老師為陳欣蘭、張秀春,作品榮獲佳作。
金鼎國小校長蔡玉羨表示,金鼎連續兩年參加這場探究競賽都獲得不錯的成績,今年比賽雖然遭遇颱風攪局無法完成實體決賽而改以影片上傳,無形中增加比賽難度,但是師生們還是堅持到底爭取最佳表現,即使滯留台中仍持續練習報告。這次的成功歸功於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和家長們的支持。他們將繼續推動數位閱讀和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指導老師陳欣蘭表示,參賽學生雖然從今年2月才開始進行專題研究,但其實從三年級開始,網路資料搜尋的相關學習就已經融入在教學活動中了,到了六年級開始讓學生們以小組方式進行專題研究,提早為將來的學習做準備。秀春老師表示,帶領學生參賽過程非常辛苦,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亞於科展競賽,相當於是一篇小論文的等級。書雯老師表示學生除了要從浩瀚的網路整理大量資料,還要從學術論文中去找尋可支持的論據,所幸學生們都相當盡力,最終榮獲佳績。
在這次競賽中,金鼎國小的學生展現了卓越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創意思維,透過深入的專題探究和數位閱讀,成功完成了各項挑戰。這些成就不僅反映了學生們的努力和智慧,也展示了學校在數位閱讀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果。此次競賽的優異表現,不僅為學校贏得了榮譽,也激勵了更多學生參與數位閱讀和專題探究學習,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學生在這些領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