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交流促進金門經濟脈動 小三通人次續創新高

縣長陳福海邀集秘書長陳世保、觀光處長許績鑫等人討論金門觀光事宜。(縣府提供)

大陸五一長假開始,不少陸客湧進金門旅遊,小三通入境通關處人潮擠爆。(民眾提供)

大陸五一長假,許多陸客造訪金門各景點。(民眾提供)
正逢大陸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期間,一水之隔的金門成為福建省居民外出旅遊的熱點。縣府觀光處統計,光是5月1日、2日的陸客入境金門人數為4,754人,不少知名特產與小吃店擠滿人潮,展現金廈泉間的交流熱度與金門觀光市場之活絡態勢。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隨著小三通人流持續升溫,縣府團隊將持續強化觀光互動與民間往來,希望透過穩健、有序的觀光交流,帶動金門地區經濟、觀光與服務業同步發展。
縣府觀光處統計至2025年4月底止,小三通出入境旅客人次已破5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50%。光是在5月1日單日入境旅客2,465人、出入境總人數達5,215人次,累計至2日已有4,754人次陸客入境。自4月30日開始,小三通往來人次明顯成長,當日經小三通入境金門人數,更來到4,068人次。據統計5月1日上午,通關大廳人潮再次湧現,入境金門人數再創高峰,金門市區街道商家也因人潮湧入而呈現門庭若市、商機熱絡的景象。
觀光處指出,自2024年9月底大陸開放福建居民辦理赴金門旅遊簽注以來,陸客來金人數持續攀升,特別是以自由行方式來金之人數增長迅速,成為疫情後陸客來金的主要旅遊型態。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自恢復陸客來金旅遊後,以旅遊簽入境之陸客,截至2024年底,持旅遊簽來金人次累計達4萬2,397人次;而2025年截至4月底止,已將近5萬9,203人次,顯示自陸客開放以來已突破10萬大關(10萬1,600人次),其中自由行陸客人次仍佔絕大多數,佔整體陸客來金人數約95.6%比率,顯示疫後時代陸客來金旅遊型態,由團體旅遊轉向以自由行為主的趨勢不變。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身處兩岸之間的前線位置,自歷史、文化到地緣關係皆具備特殊角色。面對當前小三通交流逐步恢復,他強調金門縣政府將持續把握契機,推動更多觀光與民生層面的交流,盼能成為兩岸互動的友善窗口與實驗平台,進一步深化彼此間的理解與信任。
陳福海縣長也指出,觀光不僅帶來人流,更能牽動消費與服務產業的連動發展。金門縣政府將持續與中央及相關單位協調,擴大陸客來金旅遊政策利多,並透過多元觀光策略與在地產業結合,帶動經濟活絡與民生發展,讓金門成為兩岸和平交流的示範區與永續發展的生活島嶼。
觀光處長許績鑫表示,落實陳福海縣長超前部署及積極因應陸客來金相關整備,觀光處先邀集相關港口聯檢單位整備因應措施,在大陸五一長假前完成大陸泉州莆田地區之旅遊推介,同時運用大陸時下最流行的微信、小紅書等流量經濟加大行銷力道,並且在陸客最常出現的家樂福大賣場及昇恒昌金湖廣場設置大型旅遊看板。此外,也呼應旅客需求並深化觀光體驗,如於近期配合農曆四月十二浯島城隍文化觀光季,推出迎城隍系列活動,包含在地特色藝陣遊行、表演及互動體驗等,致力於文化、宗教與觀光活動的結合,期能促進文化傳承,並提升來自大陸及台灣各地旅客對金門廟會文化的認識與參與感。
有感單一活動無法長期維持吸引力,縣府觀光處未來也將推動「活動+主題旅遊+體驗」的複合觀光模式,規劃結合金門戰地文化、閩南聚落特色、自然生態資源,融入深度導覽、數位互動導覽或體驗經濟等設計,提升旅客在金門的停留時間與消費動能,藉此活絡在地經濟脈動,強化金門觀光產業韌性。
觀光處指出,未來縣府也將持續透過串聯在地特色產業、強化多元化旅遊體驗,並多方布局兩岸、國際等客源,期為金門觀光轉型與永續成長,注入多元且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縣長陳福海強調,金門的發展必須根植於地方優勢,善用小三通與地理區位所帶來的戰略契機,進一步深化兩岸觀光與民生交流。他表示,未來縣府將持續強化「以人為本、以觀光帶動產業」的施政理念,結合政策工具與民間資源,營造讓旅客願意來、停得久、消費多的觀光環境,真正讓金門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節點與地方振興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