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守護海洋 海島學校辦理親子共學活動

發布日期:
記者: 呂肇中/綜合報導。
點閱率:238
海洋生物繪本故事與蝶古巴特DIY活動。(金門區漁會提供)

海洋生物繪本故事與蝶古巴特DIY活動。(金門區漁會提供)

由金門區漁會贊助經費支持、金門海島學校策劃的「海洋生物繪本故事+蝶古巴特DIY」活動,日前在金湖鎮新湖漁港的海島學校場域溫馨展開。活動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王蔚頎老師擔任主講,藉由繪本故事導讀搭配蝶古巴特手作創作,引導孩子們從閱讀中理解海洋議題、在創作中實踐對環境的關懷。活動設計著重親子共學與情感交流,不僅讓小朋友能更具體地認識金門海域生態,也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連結。
活動一開始,由海島學校團隊成員帶領參與家庭進行場館導覽,介紹金門周邊海域的自然環境、海洋特色生物及地景地貌。現場展出金門常見的魚類、貝類、珊瑚礁及潮間帶生物,並藉由生動的問答互動,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提升參與度與學習趣味。
接續由王蔚頎老師挑選縣籍作家李如青所著的《深海之生·深海之聲》進行繪本導讀。故事主角為傳說中發出52赫茲頻率、與其他鯨類無法溝通的「孤獨藍鯨」,書中描繪這頭藍鯨在廣闊深海中尋找同伴的旅程。老師用溫柔的語調娓娓道來,引領孩子們進入深海世界的寧靜與神祕,讓大家感受到鯨豚生物的堅韌與孤寂,體會牠們在變遷環境下求生的不易。
許多小朋友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露出專注神情,部分年紀較小的孩子還會主動發問,現場氣氛溫馨且富有教育意義。透過這則富含環境寓意的繪本,不僅讓參與者理解海洋生物的處境,也潛移默化中建立對自然萬物的同理心。
隨後則展開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蝶古巴特DIY」創作時間。在家長陪伴下,小朋友運用鯨魚、浪花、珊瑚等象徵海洋意象的圖案與紙材,進行拼貼創作。整個手作過程不僅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藝術感,也進一步深化對海洋環境的感知與認同。完成作品的親子們紛紛拍照紀錄這段美好回憶,場面熱鬧歡樂,洋溢著濃厚的親情與創意氛圍。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活動透過故事引導與藝術實作的結合,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海洋知識,培養保育觀念與對自然生態的尊重。期盼為下一代心中種下守護海洋的種子,讓金門成為具有海洋教育力與環境關懷精神的島嶼典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