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城幼孩童透過繪本探索生命教育樣貌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綜合報導。
點閱率:1,232
字型大小:
金城幼兒園幼童藉由「繪本教學」與「藝術治療」為橋樑進行生命教育。(該中心提供)

金城幼兒園幼童藉由「繪本教學」與「藝術治療」為橋樑進行生命教育。(該中心提供)

透過金門縣生命教育中心計畫,並由金門高中楊佳佳老師與金城國中楊芷昂老師設計以繪本《眼淚博物館》與《也許死亡就像變成一隻蝴蝶》之「擁抱眼淚故事」主題課程,親赴金城幼兒園帶領幼童以「繪本教學」與「藝術治療」為橋樑進行生命教育。
金門高中楊佳佳老師表示:「透過繪本故事情節、生動的圖像表徵,能在對話中以更自在的方式開啟死亡議題對話,繪本更可做為橋樑開啟更多對話的可能性。最珍貴的是繪本總是能夠藉由作者不同的切入點,讓原本比較沉重的議題有了新的創意思維。」而金城國中楊芷昂老師則表示:「透過藝術治療為媒介,讓幼童在安全、信任的環境中表達情緒、建構想像,並以玩黏土與創作歷程自在地表達內在情感世界」。
此外,高一的許安晴表示:「這次和幼稚園小朋友們一起探討死亡,我原本擔心他們會排斥,沒想到透過故事、畫畫和黏土,他們反而能自在地表達想像,甚至主動分享死後世界的模樣。當他們敞開心說出這些時,我發現,面對死亡不需要回避,而是要用有趣、樂觀的方式陪伴他們理解生命。」
該活動除了由國中與高中老師跨校合作設計教案外,為了瞭解「繪本教學」與「藝術治療」是否能有效降低幼童討論死亡議題的害怕程度、是否願意與家人分享主題課程以開啟對話機會,於課前指導三位高中生進行前測與後測之半結構式訪談。而依據訪談結果發現,多數幼童於後測中表示,讀完繪本後對死亡的害怕程度下降,而繪製學習單與黏土創作過程,因為是大家一起創作而有效降低對死亡的害怕。
該活動希望透過課程介入與研究結果推動相關主題活動,讓每位幼童有機會先藉由課程架構接觸死亡議題,並由課程活動延伸與身邊信任的家長、師長展開失去、離別與死亡之對話;深信對話能有效舒緩個體討論死亡所感受到的害怕、緊張與不安,讓脆弱被溫柔對待,進而長出內在力量而對生命有更多的看見與理解。
課程執行後發現除了幼童學習的轉變,亦發現課程對家庭關係的正向影響。課程結束後,所有幼童表示願意將課程與家人分享,成為親子間談論生死的媒介。有家長回饋:「我們都不敢跟孩子談論這麼沉重的議題,沒想到孩子願意主動分享。」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