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水頭候車亭換新風貌 王明宗巧手展現得月樓意象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綜合報導。
點閱率:211
金門水頭村莊的舊式公車候車亭,近日在陶藝大師王明宗的巧手彩繪下煥然一新,搖身一變成為結合在地文化與藝術創意的全新亮點。(王明宗提供)

金門水頭村莊的舊式公車候車亭,近日在陶藝大師王明宗的巧手彩繪下煥然一新,搖身一變成為結合在地文化與藝術創意的全新亮點。(王明宗提供)

金門水頭村莊的舊式公車候車亭,近日在陶藝大師王明宗的巧手彩繪下煥然一新,搖身一變成為結合在地文化與藝術創意的全新亮點。這座原本不起眼、略顯老舊的候車亭,因融入水頭村最具代表性的「得月樓」意象,成功吸引遊客駐足拍照,也為地方觀光增添新的魅力。
王明宗表示,這次創作從構思到實際完成歷時多時,他的首要思考便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呈現水頭村的文化特色。水頭村以保存完整的閩南古厝建築群聞名,其中的「得月樓」更是當地象徵性地標。為突顯這份歷史風韻,他決定將得月樓作為彩繪主題,讓候車亭不僅是等車的地方,也成為旅人感受水頭風情的第一站。
為了將得月樓的意象呈現得更加生動,王明宗在設計上運用3D立體視覺效果,彩繪出一座象徵性的古厝大門,營造通往歷史街區的景深感。他笑說:「我希望遊客看到這道門時,會產生想走進去的衝動,彷彿眼前展開了一條直通歷史與文化的道路。」這樣的巧思,不僅凸顯地方特色,也增添互動趣味性,讓候車亭成為拍照打卡的新熱點。
此次候車亭美化工程總計耗時約一週,除了主體彩繪外,還點綴部分裝置藝術元素,使整體視覺更為豐富。作品完成後,立刻吸引不少村民與遊客駐足欣賞,成為社區內討論度極高的話題。
王明宗也感慨地指出,金門目前仍有許多舊式公車候車亭,長期缺乏維護或活化,顯得有些可惜。他呼籲可以善用這些公共空間,結合藝術創作與文化元素,轉化為展現地方特色的舞台。「候車亭不只是等車的地方,如果能賦予它文化生命,就能成為串聯社區與觀光的亮點,讓金門在『觀光立縣』的目標上更具深度與吸引力。」
隨著這座融合藝術與文化的候車亭完工,水頭村也多了一個能說故事、能吸引目光的公共藝術新景點。它不僅讓旅人看見古厝之美,也為金門的文化觀光發展注入了新的可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