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強化獨居長者關懷網絡 共築在地安老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縣府報導。
點閱率:173
字型大小:
左下、金門縣政府辦理「強化獨居老人關懷服務志工教育訓練」;右上、社會處副處長王茲繐開場致詞。(莊煥寧攝)

左下、金門縣政府辦理「強化獨居老人關懷服務志工教育訓練」;右上、社會處副處長王茲繐開場致詞。(莊煥寧攝)

金門縣政府為積極回應人口高齡化與社會變遷下獨居長者日益普遍的生活型態,並貫徹《禮運大同篇》中「老有所終」的崇高理念,於昨(1)日在縣府新聞發佈室舉辦「強化獨居老人關懷服務志工教育訓練」。社會處副處長王茲繐於開場致詞時表示,期許透過此次訓練精進獨居長者關懷志工夥伴的專業知能與服務量能,以應對中央政策的持續變革,並深化對獨居長者的關懷服務。
副處長王茲繐指出,金門縣截至114年5月止設籍總人口數達140,146人,其中老年人口為26,689人,佔全縣總人口數的19.04%。截至今年6月底,縣府列冊需關懷的獨居長者約有312位。她特別感謝各鄉鎮公所綜合志工隊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志工夥伴們,平日不辭辛勞地協助關懷與訪視這些獨居長者。
王茲繐說,獨居長者訪視工作至關重要,志工們必須學習深入長者家中,運用「優勢觀點」來觀察並理解長輩的實際需求,同時發掘他們周邊的重要資源。此外,更需理解長者對於使用或不使用特定資源背後的原因與想法,進而探詢其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志工們能提供哪些協助。
王茲繐表示,期許透過此次訓練,使志工們能將關懷與照顧工作做得更為到位與細緻。她也提及,這些專業知識不僅能幫助志工們更好地照顧他人,同時還能運用於照顧自己與家人,具有重要的雙重意義。
此次教育訓練課程內容豐富多元,師資陣容堅強,共邀請三位學經歷俱豐的專家學者蒞臨講授。首堂課程「一個人的老後:獨居老人與關懷陪伴實務」,邀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劉素芬主講。她憑藉其在居家服務與長者接觸方面多年的深厚經驗,深入剖析獨居老人的多元樣貌與真實處境,並探索其潛藏的資源與韌性。
劉素芬提醒,當獨居者同時感到孤獨時,其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會明顯下降。研究顯示,社會孤立與孤獨感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憂鬱、失智症及早逝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她更提及日本2024年有76,020人獨自死於家中,其中76.4%為65歲以上長者,凸顯「孤獨死」及「關係性貧困」(社會孤立)的嚴峻議題。
為此,劉素芬在課程強調應以「優勢取向」提供服務,運用「生命歷程理論」理解獨居長者因過往經驗所累積的自立態度與自尊認同,可能婉拒外部協助的深層脈絡。志工應認識並發掘長者的內外在優勢與資源,積極連結社區網絡,透過傾聽與對話,引導長者思考「自己想做什麼」,使其感到「老有所望」,提升自我決策與內在權能感。
第二堂課程由金門縣消防局救護教官洪嘉壕講授「獨居老人居家安全與急救訓練」。課程旨在讓志工瞭解獨居老人居住環境常見的安全隱患,並學習基本急救技能與常見急症相關知識,以提升實務應變能力,在緊急狀況發生時能迅速有效應對。
第三堂課程「藥太多不是福—給獨居老人的貼心用藥建議」,邀請仁愛復興藥局林怡仁藥師指導。林怡仁盤點獨居老人常見的用藥問題,揭示「藥太多不是福」的真相,並教導「用藥斷捨離」的三步驟。引領志工學習如何在訪視時提供正確的用藥建議,或協助長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確保用藥安全與健康。
縣府社會處表示,此次訓練不僅著重於知識傳授,更期許能精進參與者與獨居老人的溝通技巧,提升關懷訪視的敏感度與行動力。透過文化敏感度與尊重的培訓,志工將能深入理解老人於身、心、社會功能與職能層面之老化過程與調適,尊重長輩的個人選擇、文化背景與生活方式,進而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縣府期許藉由此次志工教育訓練,能進一步強化社會對獨居長者的連結與關懷,讓志工夥伴們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成為長者們重要的支持力量,共同為金門的獨居長者們打造一個溫馨、安全、有尊嚴的安老環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