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鄉村事-金社區》鳳凰再起的信念-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的生命力與挑戰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專欄報導。
點閱率:143
字型大小:
金門城。(社區提供)

金門城。(社區提供)

金門城社區共餐情形。(社區提供)

金門城社區共餐情形。(社區提供)

志工發禮券賀節,理事長陳介允(左五)、議員石永城(左六)、志工隊長李清聚(右1)及倪振瑞老師(右5)與志工們合影留念。(社區提供)

志工發禮券賀節,理事長陳介允(左五)、議員石永城(左六)、志工隊長李清聚(右1)及倪振瑞老師(右5)與志工們合影留念。(社區提供)

金門城,這座歷史悠久的小城,明朝時,為了抵禦海盜侵擾、保護居民安居,朝廷在此興建了「千戶所城」,為金門島嶼上的軍事與行政中心奠定基礎。城牆高聳、城門堅固,是當時金門的第一道防線。
明鄭時期,金門城作為抗清的前線重鎮,戰略地位顯赫。直至清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總兵陳龍將軍將總兵署遷至後浦後,金門城的軍政地位逐漸式微,城中繁華亦隨之淡去。然而,歷史留下的痕跡,卻讓這座小城多了份沉靜的厚重感,蘊藏無數關於金門過往的故事。
走進今日的金門城社區,依然能感受到過往時代的風華遺韻。社區內座落著金門最早的城隍廟「古地城隍廟」,這座廟宇即為日後香火鼎盛的「浯島城隍廟」的祖廟。古人為守護一方安寧,於城池興建之際,亦建立信仰中心,這座「古地城隍廟」正是城寨與信仰相依的歷史見證。正因為有了金門城,才孕育出金門最初的城隍信仰,而城隍信仰的誕生,深深植根於在地百姓對守護神靈的敬畏與依託。
如今的金門城社區,不僅是歷史文化的寶庫,更是一個積極轉型、持續創生的活力聚落。居民攜手推動社區營造、文化保存與關懷據點等各項行動,讓過往的歷史風貌得以延續,讓金門城的文風鼎盛可以藉由社區發展而發光發熱。從古地城隍廟的香火繚繞,到巷弄間人情味十足的日常,這裡不只是古蹟所在,也是金門經濟命脈-金門酒廠的起源地;是一個有溫度、有故事、有未來的社區。
為了延續這塊土地的文化生命,凝聚居民共識,金門城社區於民國86年9月成立「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希望透過在地力量,推動社區營造與照顧,實踐社區共同體的理想。多年來,協會持續耕耘,在民國92年榮獲全國社區業務評鑑甲等獎,逐步打造出一個充滿希望與自主發展的活力社區。
關懷從日常出發-在地志工守護長輩生活
「我們社區目前需要關懷長者將近三十人。」志工隊長李清聚如此說道。為了照顧這群高齡長者,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積極響應行政院的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設立社區關懷據點與供餐服務,由在地志工隊擔任主要支援力量。
志工隊自民國90年成立以來,已累積長達二十餘年的服務經驗,目前由志工隊長李清聚領軍,隊上每天至少有十來位固定志工,活躍人力則近五十位。除了每日的共餐服務外,志工們提供長輩關懷訪視、電話問安、健康促進活動,如唱歌、美食製作、運動推廣,以及環境打掃等多元面向的社區照護服務。
這些服務看似平凡,卻是長者日常生活最實在的依靠。透過這些互動,志工們傳遞關愛,建立起長者與社區之間的安全感與信任,讓金門城的銀髮族能夠擁有身心安穩、樂活自主的晚年生活。
佳節送暖-從禮券到情感連結
當傳統節慶的鐘聲響起,社區裡流動著粽香、月餅香、春聯紅,更有著一份份細緻入微的關懷與連結人心的溫暖。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始終堅信,節慶慰問不只是形式上的贈禮,而是一種文化的延續,是一種對土地情感的深耕、是一種情誼的再確認。無論是端午粽香、重陽敬老、中秋團圓,或是新春賀歲,每一次節慶的來臨,都是金門城社區用心服務。
在這份深情厚誼的推動下,協會年年攜手在地子弟、長期耕耘地方事務、深受鄉親信賴的議員石永城,與理事長陳介允、總幹事陳世和,以及東、西、南、北門各據點的組長與志工夥伴們,早早動員、籌畫,只為讓社區裡的每一位長輩與居民,都能在熟悉的節慶中感受到不變的溫度與尊重。
近兩年,社區發展協會順應長者與居民的生活節奏與需求,創新改變過往統一派發實體物資的慰問方式,改以每人500元面額的禮券替代傳統物資,讓每位會員可依個人需求,自由選購節慶所需。這項貼心又具彈性的做法,大幅提升實用性,進一步拉近協會與居民之間的距離。許多長者紛紛表示讚許與感謝,「這樣我們就能買自己需要、自己喜歡的東西」,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這份制度背後真正的尊重與自由。
理事長陳介允談起這項轉變時表示:「我們希望每一位成員,都能在節慶中感受到被看見與被關懷的幸福。比起送什麼,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他們一直在我們心上。」語氣溫厚而堅定,流露出對社區、對人群的真切關懷。
而身為金門城在地出身的石永城議員,更是社區凝聚力的強力支柱。多次親自參與節慶關懷行動的他,不論大小事務、無論寒暑冷熱,總是以謙和的姿態走入鄉親生活中,傾聽需求、主動協助。對於長輩們的訴求,他始終抱持「有求必應、盡力而為」的信念,從不居功,卻總在最需要的時刻伸出援手。他常說:「這是我生長的地方,是我的家,我只是做我該做的事。」簡單的一句話,卻讓社區居民深深感受到一位民意代表對地方最樸實而真誠的付出。
在這片土地上,節慶從來不只是節日,而是一種情感的流露,是一種世代傳承的在地信念。
金門城社區透過每一次節慶慰問,不只是傳遞物質,更是在傳遞一種價值、一種對生活細節的照顧與對人與人之間連結的珍視。從傳統物資到禮券選擇,從送禮到給予選擇權的轉變,正是社區持續傾聽、持續進化的表現。而幕後默默付出的志工們,以及堅持守護這片土地的在地民代與社區領導者們,正是這份溫情得以延續的靈魂所在。
在傳統的節慶脈絡中,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用實際行動關懷在地鄉親需要。
安全守望-居民與警政攜手共築防線
在社區營造的宏圖藍圖中,「安全」雖是最基本的需求,卻也是一切發展的根基。金門城社區深知其重要性,長年來與當地警政單位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係,攜手推動「社區居家安全宣導團」,成為守護居民生活的一道穩固防線。宣導內容涵蓋防竊、防火、反詐騙與家庭暴力防治等面向,透過定期舉辦講座、發放宣導資料,實質提升社區居民的防範意識與應變能力。
「社區的安全,攸關每一位居民的生活品質。我們很感謝警方願意主動走進社區,與大家面對面溝通,也會持續扮演好警政與居民間的橋梁角色。」社區總幹事陳世和語氣誠懇地說道。正是這份警民互信、攜手合作的默契,讓金門城一步一腳印,打造出宜居、安全感的生活環境。
社區理事長陳介允也補充,金門城居民配合度高,每逢有單位進行政策宣導,大家總是踴躍參與、熱心支持,形成一股向心力。「這份凝聚力,是金門城的寶藏,也是我們推動各項工作的底氣與後盾。」
志工的堅持與制度的價值
在金門城社區裡,志工制度不只是服務機制,更是一種精神象徵。志工隊長李清聚回憶道:「我們每個月除了環境打掃,固定開會討論服務細節,這些年來,大家都很有默契為社區出力。」志工們在節慶活動中總是第一線投入,不論共餐、辦活動或送物資,都是最穩固的社區支柱。
目前協會會員人數約230位,設有年繳兩百元的會員制度。雖然費用不高,制度本身卻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因為透過會員制度,社區得以維持會議運作與表決機制,確保民主參與與決策品質。然而,現今的參與熱度卻因人口老化面臨挑戰,進一步顯示人才斷層的迫切性。
鳳凰再起的願景-人才傳承與制度挑戰
社區內大小行政計畫的推動,長年以來幾乎都由默默付出的倪振瑞老師一手執行。作為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的前總幹事,同時也是志工隊的發起人,倪老師是社區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他是組織志工力量,更在社區轉型的歷程中,擔任推動基礎建設與提升硬體環境的核心角色。
「要讓金門城再度繁華,社區發展協會的角色非常重要,」倪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他深知社區改造並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而是一項需要長時間投入、整合眾人智慧的大工程。從老街的修繕整建到資源的多方爭取,倪老師總是奔走在第一線,盼望能讓這座曾以文風鼎盛聞名的金門城,如浴火鳳凰般再度振翅高飛。
然而,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背後,也隱藏著一絲隱憂。那便是「人才斷層」這不僅僅是金門城,也是許多社區共同面對的發展瓶頸。倪老師坦言,社區未來的道路不能只靠少數人的堅持,而是需要更多年輕世代的投入與承擔。他期盼年輕人能帶著新觀點、新作風,勇敢站出來接棒領導,讓金門城社區迎向真正的轉型與新生。
目前社區成員平均年齡已高達70歲,年輕一代因就業與生活需求多外出發展,導致行政與志工系統出現接棒困難。理事長陳介允坦言:「社區行政不是一兩天能上手的工作,需要長期磨練與責任感,不能只靠臨時幫忙。」
加上政府補助款項常出現因程序上作業無法立即撥付的情況,社區往往需先行墊付人事與活動經費,一旦資金緊縮,將直接影響服務持續。理事長陳介允直言表示:「若要社區穩定運作,希望行政流程應簡化、補助機制應更即時。」
尤其,以政府的共餐實名制為例,雖有其監督立意,卻也大幅增加了志工與工作人員的行政負擔。公文往來與資料管理佔據了大量時間,耗費人力資源,也讓本應貼近人心的服務變得太程序化與無力感。
從過去出發,走向未來
金門城社區,是歷史與文化交會的所在,更是無數志工與居民心力交織、默默耕耘的舞台。從明代古城的風華歲月,走到當今社區營造的實踐之路,金門城社區始終低調而堅定地為居民服務,不張揚,卻從不缺席。
然而,面對高齡化趨勢與人才斷層的現實挑戰,這座社區逐漸顯現出運作上的壓力。若要延續金門城的社區精神與服務熱忱,就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吸引並培育年輕世代的參與,如何簡化行政流程、穩定資源流動,讓社區事務不再淪為少數人的重擔,而能成為眾人共享的責任與光榮。
所幸,金門城社區從不缺乏願意為鄉土付出的人。理事長、幹部與志工群攜手走過數十載風雨,一步一腳印,撐起了關懷據點、文化活動、社區安全與生活服務等各項任務。他們的努力,守護著居民的日常,維繫著這座古城的精神核心。他們期盼年輕人能夠接棒,不只是承接工作,是承接一份傳承與責任,把歷史的脈絡與社區的溫度繼續延伸下去。
金門城曾經風光,如今穩健運作,但未來的可能性仍有無限空間。或許,這座歷史聚落的下一頁,正等待更多有心人共同參與;或許,點燃金門城新生命的火苗,就藏在每一次陪伴、每一場會議、每一個願意留下來的人心中。
「鳳凰再起」是一條需要眾志成城的長路。唯有世代傳承,才能讓金門城社區繼續在歷史與當代之間,穩穩地走出自己的光芒。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