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爭取中央經費挹注 啟動光前溪上游治理工程 兼顧防洪與環境優化 務實推動地方建設全面改善

縣長陳福海會同金沙鎮長吳有家、光前里里長陳文傑實地勘查光前溪治理工程現場。 (薛子軒攝)

縣長陳福海會同金沙鎮長吳有家、光前里里長陳文傑實地勘查光前溪治理工程現場。 (薛子軒攝)
為強化金門地區防洪韌性、解決多年排水瓶頸並提升社區環境品質,金門縣政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啟動「光前溪上游段流域治理工程」。該工程針對河道淤積、老舊設施及空間利用不足等問題,進行全面改善,期望兼顧防洪安全與生活環境優化。昨(8)日縣長陳福海會同金沙鎮長吳有家、光前里里長陳文傑及工務處代理處長陳家輝前往工程現場,實地會勘並聽取設計與施作規劃簡報。
縣長陳福海在會勘時指出,光前溪上游段位於重要匯流區,防洪需求迫切,與周邊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規劃設計必須以「實用」、「安全」、「居民有感」為核心,同時將友善環境的理念融入工程。他強調,縣府在工程規劃上,務必兼顧專業評估與在地意見,透過實地走訪與地方交流,讓設計與施工方向更貼近民意並符合實際需求。陳縣長也說,縣府推動建設並非為了施工而施工,而是要做對地方真正有幫助的事,該花的錢就要花在刀口上,避免浪費公帑,讓工程能真正發揮效益。
此次工程總經費約8,600萬元,工期預計為450日曆天,範圍涵蓋三大重點:
一、河道清淤:徹底清除多年累積的泥砂,提高排洪能力,減少暴雨期間的積淹水情形。二、通洪斷面檢討:針對河道內的障礙物進行清除,還原水流通道,使排水更為順暢,同時檢視既有橋樑結構與護岸安全。三、蓄水池擴建:增設二座調節型蓄水池,並串聯上游水域,具備儲水、滯洪與調節功能,有效管理水資源,兼顧日常使用與災害應變。
工務處說明,光前溪上游段地勢平緩、涵蓋多個聚落,遇豪雨時容易出現水流回堵情況。工程完成後,不僅能改善水路斷面、增加滯洪空間,還可與社區景觀融合,讓溪流成為居民日常可親近的生活場域。未來規劃將結合步道與綠化空間設計,讓防洪設施兼具防災功能與休閒用途。
在會勘過程中,金沙鎮長吳有家、光前里里長陳文傑分別就排水瓶頸點、用地配置及施工動線等提出關切與建議;縣府團隊當場逐一回應,並承諾將地方意見納入後續施工細節的檢討與調整。縣府強調,施工將採分區施作、滾動調整工序,並在各階段作業中盡量降低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確保防洪改善與社區日常能同步兼顧。
工務處補充,目前工程已完成設計與審查作業,後續將依既定時程辦理公開招標。施工期間將嚴格落實品質查核與進度控管,並聯合相關單位全程監督,確保作業安全與工程品質雙到位,讓計畫在進度與品質上同步達標。
縣長陳福海最後再次強調,防洪治理是一項長期投入的工作,縣府不僅要解決當下的問題,更要從系統性規劃著手,建立能長久運作的防災基礎。他指出,公共建設的最終目標,是讓鄉親生活更安心、更便利,並且在安全之外兼顧環境品質;錢要花在刀口上,工程要落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才能讓鄉親切實感受到政府的用心。他要求工務處與施工團隊務必確保如期、如質完成,為光前溪流域打造安全、舒適、可長可久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