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盛行 學習者更需具備批判思維與深層記憶能力

「離島不離線,AI教育最前線」研討會,在金門高中登場。(金門高中提供)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金門高中共同主辦的「離島不離線,AI教育最前線」研討會,日前在金門高中舉行;邀請國際知名腦科學家、《大腦喜歡這樣學》的作者Barbara Oakley博士跨海親臨金門,以「AI時代的腦力激盪」為題,分享她與神經科學家Terrence Sejnowski共同開發、全球逾六百萬人修習的線上課程《Learning How to Learn》之核心理念,並深入探討如何以腦科學為基礎,強化AI時代的創新教學與批判思維培養。
研討會是在金門高中科學大樓二樓的國際會議廳舉行,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科長周祥敏、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段正仁、金門高中校長鄭青青等人也到場出席;此外,副縣長李文良因曾經在美深造的機緣,還特別設宴迎接國際訪團,表達誠摯歡迎並感謝Oakley教授夫婦不辭千里前來與金門共好。
金門高中校長鄭青青認為,金門屬於離島地處偏遠,因此更需要充分善用線上學習資源以及使用數位科技,協助學生們可以跨越地理限制,順利接軌國際知識與資源。
教育處科長周祥敏在研討會的致詞中表示,教育不該有距離,科技能縮短學習落差,他也期盼透過陽明交大與金門高中的長期合作,讓離島師生接觸世界級見解,掌握全球最新教學策略,並將金門的人文與語言優勢推向國際,讓世界再一次看見金門。
會議當中,Oakley博士的演講,深入剖析大腦記憶機制,強調「回想練習」是強化神經元連結、鞏固學習成果的關鍵方法,她指出,在生成式AI盛行的時代,學習者更需具備批判思維與深層記憶能力,而教師則扮演引導學生策略性學習的重要角色。演講重點由陳鏗任教授與段正生教授協助整理與轉譯。
「完全依賴AI或忽略記憶,都不是理想的學習方式。科學證據顯示,回想練習與基礎知識的內化,是最有效的學習法。」Oakley博士特別建議,睡前回顧當日所學,有助於強化神經連結。她還提醒,教育改革不應僅重視陳述性知識的理解,程序性知識中的「模式辨識」同樣不可或缺。
陽明交大教育研究所所長段正仁表示:「AI對教育現場的衝擊既是挑戰也是契機,教師需具備與時俱進的數位素養與教學設計能力,這正是大學社會責任的重要實踐方向。」
這項活動由陽明交大師培USR計畫支持,促進金門地區與國際教育接軌,透過專題演講、實作課程與師生互動,展現教育實踐對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貢獻。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持續爭取資源與機會,串聯離島與都市,以科技縮短教育差距。不僅是專題演講,研討會上並規劃了多項互動活動,包括師資生設計的《學習之道世界咖啡館》,透過分組討論與教學模擬,實地體驗腦科學與AI融合的教學模式;桌遊課程《小尖兵大出動:一起保護數位素養島》則以遊戲化策略,引導師生共同思考AI時代的數位素養議題;《生成性AI超給力,課堂更輕鬆》單元則展示AI工具如何優化教學流程與提升學生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