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超薦英烈報父恩 沈向奎將軍之子沈啟國將參與法會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水陸大法會系列報導。
點閱率:141
法會會場。
(蔡麗玉攝)

法會會場。 (蔡麗玉攝)

法會服務台。
(蔡麗玉攝)

法會服務台。 (蔡麗玉攝)

水陸法會網頁。

水陸法會網頁。

水陸法會
金門日報報導專區。

水陸法會 金門日報報導專區。

 為報父恩、也為了深情守護金門這片土地,旅居美國多年的沈啟國先生,近日專程返國,將參加8月16日至22日在金湖國中體育館舉行的「2025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他將全程參與七天法會的全部佛事儀軌,藉以超薦父親生前戍守金門的部屬,以及古寧頭戰役中壯烈犧牲的英靈,並虔心祈願兩岸永息干戈、百姓安居樂業。
 沈啟國先生的父親-沈向奎將軍,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的名將,福建省詔安縣人,早年投身北伐、對日抗戰與國共內戰,戰功卓著。古寧頭戰役期間,他任李良榮將軍所屬二十二兵團第二十五軍軍長,率領44師、45師及201師駐守古寧頭至安岐的西區防線,是正面迎擊的重要指揮官。沈將軍在金門九年與胡璉司令官兩度共事,協助胡璉執行建設金門政策,戰後,二十二兵團解編,沈將軍轉任金門守備區副司令官兼戰地政務委員、福建省政府政務委員,肩負金門戰後復原與民政建設重任。
 在任九年期間,沈將軍全力推動農業、教育、經濟、僑務等政策,默默為金門打下發展基礎。由於為政不事張揚,他的形象在鄉親眼中反而顯得低調,但實際上,許多金門人至今仍受惠於當年的建設。沈啟國回憶,父親駐守金門時,幾乎全年在前線,一年回台北家中不超過三次。當時他年僅四歲,直到小學四年級,父親調回國防部後,才能經常與家人共進晚餐。
 沈啟國1966年赴美留學,後進入聯合國工作,雖長居海外,卻始終關注家鄉與父輩戍守之地的點滴。多年來,他與父親的舊部屬保持聯繫,並曾參與策劃《最長一夜》一書,訪問古寧頭戰役老兵,還原許多歷史真相。書中對戰爭殘酷的描繪,令他更加體會到生命無常與和平的可貴。
 因此,當得知金門即將啟建這場集佛、道、儒與民間信仰於一體的水陸大法會時,篤信佛教且重情重義的他,毫不猶豫自美返台,準備全程參與,藉功德迴向父親及所有古寧頭戰役英烈,並為兩岸和平虔誠祈願。他表示,這是一場超越宗教儀式的活動,更是善良百姓智慧的昇華。
 籌備處副主委李台山表示,沈啟國的故事感人至深,是子女對父親的真情報恩,更是對金門歷史記憶的守護與延續。性海法師則指出,水陸法會透過誦經祈願與普施甘露,在眾人心田播下寧靜與慈悲的種子,期盼萬物眾生皆得安樂。
 本次法會以「超薦英靈」、「消災祈福」、「兩岸和平」為主軸,依循科儀舉行誦經祈福、供養施食及設立功德牌位等儀式,分設內壇與外壇,同步恭行各項佛事,以廣結善緣、普利群生。今(15)日下午3時,舉行灑淨儀式,莊嚴啟建道場,藉由十方願力匯聚,凝聚正向能量,寄望共創和平未來。法會為期七天,內容涵蓋超薦往生、祈福安寧、祈求風調雨順與消災免難,藉由慎終追遠的精神,承載金門人對歷史的感念與對未來的期許。
 李台山強調,歷史不能被遺忘,和平更需共同守護。這場法會,是宗教信仰的展現,更是歷史與人心的交會,體現金門對兩岸和平的深切祝禱。
 對沈啟國而言,這趟自美國啟程、途經台灣再抵達金門的行程,是一段跨越萬里的旅途,是一次深具意義的心靈圓滿之旅。踏上父親曾經駐守、傾注生命與奉獻的土地,他心中湧現無限追思與敬意。為期七天的行程中,將隨著莊嚴而悠遠的誦經聲響起,那份對父親及所有為國捐軀英烈的感念,將化為綿長迴響,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關心金門與珍視和平之人的心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