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低碳交通與產業發展 金門永續旅遊全國第一 五大構面表現亮眼 水頭港升級迎賓 打造兼具美感與文化意象的觀光新亮點

縣長陳福海致力於打造金門美好觀光景點與環境,歡迎遊客來金門玩。(薛子軒攝)

縣府計畫透過景觀改善與綠美化工程,將水頭港打造為兼具美感與文化意象的觀光迎賓門戶。(示意圖/縣府提供)
天下雜誌《微笑台灣》近日公布首度舉辦的「台灣縣市永續旅遊準備度調查」結果,分別就管理、社會、經濟、文化及環境等面向評估各縣市推動永續旅遊之成效。金門縣政府在全國22個縣市中脫穎而出,不僅榮獲「永續旅遊準備度」第一名,更在管理、社會、經濟、文化、環境五大構面,共18項指標中,以「社會面向」中獲行動獎,成為本屆表現最為亮眼縣市。
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縣能在「永續旅遊準備度年度指標縣市」中拔得頭籌,展現縣府及縣民在治理機制、跨部門協力合作及社會參與三個面向的綿密整合,這份榮耀屬於全體金門鄉親,也是金門邁向永續旅遊的重要里程碑,特別是透過「郵輪式台灣好行」等創新運具,解決國際散客交通不便的挑戰,兼顧低碳、便利與觀光推廣,可以成為其他縣市的借鏡。陳縣長強調,永續旅遊實質降低對環境及社會的衝擊影響,並適時刺激旅遊地區的觀光經濟消費,而永續旅遊的精神也正切合永續發展目標的具體實踐。
縣長陳福海進一步指出,隨著旅宿減塑政策上路,象徵觀光產業正式邁向永續轉型。金門是國內外旅客的首選旅遊目的地,在全球倡導永續旅遊的浪潮下,金門有責任保護這片美麗的土地,同時推動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縣府為推廣環保永續發展概念,透過輔導旅宿業推動低碳永續觀光計畫,以「永續金綠宿」標章,建立永續觀念,鼓勵旅宿業參與綠色行動,成為環保的守護者,攜手打造金門觀光永續島嶼。自112年至113年透過研習課程、工作坊、實地訪查及評鑑認證方式,共輔導並頒發130家「永續金綠宿」標章予地區旅宿業者,並於金門觀光旅遊網提供遊客旅宿選擇參考指標。
縣府觀光處處長許績鑫進一步補充,金門是一座歷史文化與生態環境並重的島嶼,我們深知永續旅遊不是口號,而是一份責任,當然更需要各面向的觀光業者共同營造及打拚,本次彙整近幾年持續推動的施政成果,適時呈現縣市永續旅遊準備度調查,盤整各觀光面向的成果,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綠色運具、文化保存、社區參與及智慧治理,並將永續旅遊納入縣市治理核心,讓永續成為金門旅遊最堅實的品牌價值,真正改變地方的未來。
在推動永續旅遊的同時,縣府也積極展開地方建設與景觀升級,呼應觀光品牌形象。縣長陳福海與縣府相關單位更計畫透過景觀改善與綠美化工程,將水頭港打造為兼具美感與文化意象的觀光迎賓門戶。陳縣長指出,水頭港是金門重要門面,縣府希望不僅提升舒適度,更要以文化元素與公共藝術營造有溫度的空間,讓港區成為可休憩、可拍照、可慢遊的打卡亮點,並與低碳交通及產業發展相結合,展現永續旅遊的具體落實。
對此,觀光處建議景觀設計須呼應金門整體觀光品牌並串聯周邊景點;港務處則強調旅客動線與公共安全;林務所針對植栽選用提供專業意見;主計處則就經費與效益提出建議。設計顧問公司分享初步構想,後續將持續優化。陳縣長強調,港區景觀不僅要美觀,更要承載地方故事,公共藝術設計需兼顧交通、人流與觀光需求,讓港區不只是交通節點,而是旅客願意駐足停留的特色場域。縣府將在預算範圍內做到最好,並透過在地社區與企業的參與,共同打造金門新的觀光亮點。
此次調查由《微笑台灣》推動,緣起於對旅遊責任的深刻反思。今年《微笑台灣》依據國際準則並進行在地化修正,從管理、社會、經濟、文化、環境五大構面,共18項指標,由各縣市政府填報並提供佐證資料,經專家評審後依分數取前3名;「永續旅遊行動獎」則由縣市提報2022年1月至2025年5月間推動具創新性、在地性與影響力之專案,5大面向各遴選一案。微笑台灣指出,此次調查為協助各縣市找出永續旅遊的施力點,讓做得好的縣市被看見,也促進地方政府在治理、文化、經濟與環境之間找到更平衡的永續發展之路。
金門縣此次獲得「永續旅遊準備度」第一名,象徵縣府多年努力獲得肯定,也顯示地方發展正逐步走向永續之島。陳縣長強調,縣府將持續以「全齡共榮、永續共好」為願景,推動更多創新政策與建設,讓永續旅遊不僅是榮耀的標章,更是金門邁向未來的重要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