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寧中小暑期文學營圓滿落幕 六天課程激發學子文學潛能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金寧報導。
點閱率:80
寧中小國中部暑期文學營校外體驗課程活動情形。(寧中小提供)

寧中小國中部暑期文學營校外體驗課程活動情形。(寧中小提供)

寧中小國中部暑期文學營結業式合影留念。(寧中小提供)

寧中小國中部暑期文學營結業式合影留念。(寧中小提供)

金寧中小學國中部「114年暑期文學營」圓滿落幕,為期六天的課程帶領學生從課堂內的字、詞、句、段推敲,到校外踏查的觀察與體驗,透過一步步的行腳與一次次的書寫,孩子們學會了捕捉細節,也打開了想像的窗。烈日下的腳步、筆尖下的思緒,都化為成長的印記,讓文字成為情感的橋梁,更悄然提升了學員們的寫作力與文學素養。
此次營隊,透過「教育部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辦理,課程結合多元寫作實作與科技工具,旨在培養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創意思維與批判力。藉由新詩、散文與小說的創作練習以及作品修潤與發表,引導學生發揮觀察力與表達力,並能自信地於各種平台分享創作,展現多元學習成果。
宋文法校長表示,今年寧中小創辦學生文學營將是新的起點,文學是語文能力的展現,更是孩子們心靈與生活的映照。「我們希望透過文學營,讓學生在閱讀與創作中培養觀察力、想像力與表達力,進而在學習與人生中找到自我定位。」他也強調,教育的價值在於啟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文學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寧中小人文寫作營的課程設計兼顧基礎與延伸,學生在閱讀與討論中學會分析經典與當代文學作品的主旨、結構與手法,並從多媒材中汲取靈感。在創作面,學員嘗試運用意象與節奏創作新詩,透過觀察與抒情撰寫散文,並發展角色與情節完成短篇小說。除了實作,師生互評亦是本屆文學營的重要環節,學生能從不同角度分析作品優勢與不足,並根據回饋修改文本,使文章更具感染力與說服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營隊邀請具有豐富教學與文學創作經驗的鍾曉菲老師擔任講師。鍾老師學術專長為國文教學及語文競賽指導,十年來協助無數學生作文進步、語文能力提升,指導學生投稿作品刊登報紙,並於語文競賽屢創佳績;此外,鍾老師亦長期投入文學創作與地方書寫,曾獲臺南文學獎、雲林文化藝術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及《創世紀》七十週年詩獎,小說、新詩與散文作品皆曾獲獎並刊登發表,深受文學界肯定。
在成果展發表會上,學生們勇於展現創作,透過朗讀與分享清晰表達作品背後的理念與情感。過程中展現自信,在互動中學會欣賞與尊重彼此的文字成果。
宋文法校長感謝積極承辦的教務處承辦組呂佳樺老師的用心籌畫、教務主任楊逸宣主任的綜整行政支持,以及國文教師王志豪老師的營隊協同教學,金寧中小學的暑期新創文學營不僅是一場暑期活動,更是扎根語文教育、啟發孩子心靈的重要契機。藉由文字的磨練與交流,孩子們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學世界。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動多元學習,讓學生在閱讀與創作中汲取力量,培養敏銳觀察力、深刻思辨力與真摯表達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