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洪足水以公益信託捐650萬元 規劃烈嶼愛心藍圖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烈嶼報導。
點閱率:361
洪瑞昌(左)代父捐款,議長洪允典(中)以青岐洪氏家廟慈善會理事長的身分代表接受。(蔡麗玉攝)

洪瑞昌(左)代父捐款,議長洪允典(中)以青岐洪氏家廟慈善會理事長的身分代表接受。(蔡麗玉攝)

洪足水先生650萬公益捐款會場。(蔡麗玉攝)

洪足水先生650萬公益捐款會場。(蔡麗玉攝)

「一個人離開故鄉,再遠也不會忘記自己從哪裡來。」這句話,正是洪足水先生一生最真摯的寫照。
昨(29)日下午三點半,在烈嶼鄉青岐社區活動中心,一場溫馨而莊重的公益捐贈儀式舉行。年近耄耋的洪足水先生,雖因健康因素無法親臨現場,卻透過家人代表,將650萬元善款交付於桑梓。這筆善款以公益信託方式進行,象徵著不只是一時的心意,而是一份恆久的守望與承諾。
縣議會議長洪允典、立法委員陳玉珍辦公室主任林孫全、烈嶼鄉長洪若珊,以及洪成發議員、洪鴻斌議員、鄉代表方駿洋、林宜蘭、洪雅明、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上岐國小校長梁新賢、青岐老人會理事長李安心、青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正雄、耆老與受贈單位代表百餘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份跨越世代的深情厚意。家屬代表深情傳達父親想法,那份真摯觸動了在場鄉親的心弦,許多人眼角悄然泛紅。
這場捐贈,不只是金額的挹注,而是一種精神的迴響。它讓烈嶼的一個午後,留下一個深刻而動人的印記。
走出戰火
洪足水先生,民國25年出生於烈嶼青岐漁村。父親洪振晏是勤懇的漁民,母親洪吳信為家管,雖然家境不富裕,但父母嚴謹的教養,使他自小養成了勤奮、堅毅的性格。
少年時代,他就讀上岐國小,曾擔任村幹事,也因此練得一手端正的字體。彼時的他,心中早已暗暗思索著:如何改變家族命運?
22歲時,戰火驟起。823砲戰讓金門陷入生死存亡,他毅然帶著母親與妹妹們隨軍民遷台,踏上陌生的土地。那一年,他一無所有,卻背負著全家的希望。
白手起家
在台中霧峰,他從一家小小的「捷發百貨行」起家。靠著誠信與努力,他在成衣批發業闖出一片天地。後來更進駐台中鹿寮成衣批發城,創立「金門童裝行」、「楓之林時裝批發」,逐步成為同業口中的領頭人物,以實力與信譽贏得尊敬。
然而,他的腳步並未止於台灣。1989年,他跨足中國福建,創辦永大水泥廠,推出「金燕水泥」品牌,行銷大陸東南沿海。這段歷程,不僅讓他見證中國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也讓他的名字在兩岸商界響亮一時。
對洪足水而言,經商不是只為逐利,更是一種責任。他深知自己來自戰地小島,能有今日全憑努力與機遇,因此始終不忘「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信念。
公益足跡
在台灣,他創設了300C區台中港獅子會,並出任創會會長,帶領獅友推動社會公益;在金門,他捐助學校獎學金、修繕祖厝與廟宇,甚至捐贈醫療器材,改善地方生活條件。疫情期間,他更特地返鄉,主動詢問鄉公所家鄉最迫切的需求,當時大橋尚未通行,他特別捐贈衛生局的輪椅,細膩的關懷令人動容。這份「時刻惦記家鄉需求」的心意,正是金門人最珍貴的團結與勤儉精神。
病榻囑咐
今年2月,洪足水先生與夫人洪莊桃女士(西浦頭人)慶祝結婚65周年。原本計畫此後親自返鄉捐贈500萬元,無奈身體狀況未允許。7月間,他因病入住台大醫院,臨開刀前再三叮囑家人:「無論結果如何,都要依我的意志完成公益捐贈。」
術後經歷長達一個月的住院,他更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有限。於是,他將捐贈金額從500萬元提高至650萬元,希望受贈單位能有更充裕的資源去實踐公益,造福更多人。
「父親說,他不知餘生幾何,但感念家鄉養我育我。如今家中二代、三代都平順有成,理當回報桑梓。」長子洪瑞昌在儀式上代表致詞,語帶誠摯轉達父親飲水思源,讓不少鄉親落淚。
愛心藍圖
這筆650萬元的公益信託,將依規劃分配:
‧烈嶼鄉公所200萬元,用於獎助學金,支持學子追夢。
‧烈嶼國中與上岐國小各100萬元,投入教育建設與發展。
‧青岐老人會50萬元,改善長者生活與福利。
‧青岐社區發展協會50萬元,用於急難救助與社區建設。
‧青岐洪氏家廟慈善會100萬元,凝聚宗親向心力。
‧藝文推廣基金會50萬元,作為文化播種之本。
這份分配,涵蓋教育、社福、文化與社區建設,全面照顧到烈嶼鄉最迫切的需求。烈嶼鄉長洪若珊語帶不捨地說:「一個月前,足水叔公還特地視訊問我,家鄉尚缺什麼。今天能代表鄉里接下這份公益重責,既沉重也光榮。」她承諾,鄉公所會妥善運用,讓每一分善款發揮最大價值。
精神延續
這場捐贈引發的感動,遠勝於金額本身。縣議會議長洪允典深情表示,足水叔在台灣打拚期間,他都親眼見過對方的刻苦與辛勞,「他一路走來刻苦耐勞,對家鄉非常熱愛,人帥又善心,永遠不忘金門,是我的榜樣。」
在場的年輕社區居民,也在心中播下了種子。悄聲說:「我們將來也要像洪阿伯一樣,幫助別人。」這句話,正是捐贈最深遠的意義,公益不只是資金,更是一種教育,一種潛移默化的價值傳遞。
忠孝傳家
對洪家而言,這筆公益基金是善心傳遞,更是精神的火炬。洪瑞昌強調,父親常提醒子孫:「我們吃的每一口飯,走的每一步路,都和這片土地有關。他把自己一生的小小成就都當成上天的賞賜,不忘本,不忘家鄉,回饋故里,不只是責任,更是榮耀。」洪足水大女兒洪麗玲也感動表示,父親雖然受教育不高,但卻以行動展現了傳統「忠孝傳家」的典範,這份理念,早已內化為六桂堂家族的共同信仰,代代傳承。
650萬元的公益捐贈,或許隨時間會逐步用盡,但它所點燃的精神力量,卻將恆久閃耀。它提醒著每一位金門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用愛串起與故鄉的連結。
正如在場鄉親所言:「這不只是洪家的驕傲,也是烈嶼的驕傲。」
洪足水先生用一生的奮鬥,書寫了從戰火走向繁華的傳奇;又「心懷故里、樂善不倦」。這份深情,將隨著時間流轉,化為烈嶼土地上最動人的記憶,也成為後輩不斷追隨的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