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學子赴日澳交流 分享跨文化學習成果

114年國民中小學國際交流活動成果發表會。(呂肇中攝)

114年國民中小學國際交流活動成果發表會。(呂肇中攝)
金門縣國際教育中心昨(31)日舉辦「114年國民中小學國際交流活動成果發表會」,共有160位於今年暑假前往日本、澳洲進行國際交流學習的學生,在發表會中分享豐富的學習成果與跨文化體驗。
此次國際交流活動規劃四條不同特色的學習路線,包括國小日本線:由中正國小承辦,前往廣島縣尾道市;國小澳洲線:由金湖國小承辦,前往坎培拉;國中日本線:由金寧中小學承辦,造訪宮城縣白石市;以及國中澳洲線:由金湖國中承辦,遠赴塔斯馬尼亞進行三週深度交流。
活動分為上下半場進行,上半場在體育館舉行國小組團體展演,包括國小日本線學生以中、英、日三語介紹金門,並帶來《龍貓》主題曲演唱及直笛吹奏;國小澳洲線則帶來唱跳,展現在澳洲期間所學的非洲鼓音樂表演。下半場則移至教學大樓,由來自五所國中的89位同學、在18間教室中,以論壇形式進行10分鐘個人簡報,分享在異國的學習歷程與心得收穫。
出席發表會的貴賓包括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教育處處長黃雅芬、科長李心馨、澳洲駐台辦事處資深教育經理陸竹甄,以及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何浦國小校長陳正字、上岐國小校長梁新賢等教育界人士。
副縣長李文良在致詞中感謝家長們的支持,並強調國際交流的真正價值,在於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結合。他指出,在國外可能會遇到文化上的小挑戰,或是語言上的隔閡,但這些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孩子嘗試用簡單的詞彙表達想法、用肢體語言溝通,或是主動了解當地的習俗,這些過程都在無形中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應變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金門縣與尾道市交流的第10年,這份跨國友誼始於李文良擔任教育處長時的促成,並持續支持本縣國際教育推動工作至今,透過每年的互動交流,開拓學童的國際視野,情誼的延續意義非凡。
教育處長黃雅芬則感謝各協辦學校及國際教育中心的用心規劃,讓學生能夠在安全且有意義的環境中進行國際交流學習。
澳洲駐台辦事處資深教育經理陸竹甄表示,澳方高度重視並全力支持與金門縣政府的合作,無論是與國中長年合作的塔斯馬尼亞州,或是國小今年第一次前往的坎培拉特區,都展現了彼此教育交流的深度與廣度,為雙方學子開拓國際視野、跨文化理解,並化為國際移動力的養分。
參與交流的學生們在發表會中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並汲取同儕的國際經驗。中正國小王皓筠同學分享,「這次的交流活動讓我學到許多知識和文化,希望學弟妹們以後也可以多參與這樣的交流活動,還可以交到很多外國朋友!」
開瑄國小王苡靖、劉書妤同學對國中階段的寄宿家庭體驗充滿期待,認為國中需要住在寄宿家庭,更能體會在地文化;而且要自己做影片、簡報還要獨立報告,雖然具挑戰性,但他們未來也想挑戰,繼續參加國際交流。
參與國中澳洲線交流的柯品瑄同學表示,「這次澳洲之旅讓我的英文進步了許多,也學會如何與人更好地溝通和相處。非常感謝所有為這次活動付出的人,讓我們能擁有這樣美好的體驗!」
金湖國中自今學年度起承辦全縣國際教育中心業務,校長莊錦智表示,樂見學生將所學帶回金門分享,國際教育中心將繼續努力規劃來年活動,為金門學子創造更多國際學習機會,培養具備全球視野的未來人才。國際交流成果發表會不僅展現了金門學子的學習熱忱與國際視野,更彰顯了金門縣政府推動國際教育的豐碩成果,為培育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新世代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