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瞭望》兩岸海上狀況多 海巡署任務更吃重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144
字型大小:
兩岸關係緊張,海上狀況增多,海巡署的任務也日益加重。(李金生攝)

兩岸關係緊張,海上狀況增多,海巡署的任務也日益加重。(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海巡署金門岸巡隊4名安檢人員去(2024)年登上一艘小船檢查,遭到拒檢並連人帶船載離后豐港區。金門地方法院一審依妨害公務罪判處船長3個月徒刑,檢方認判得太輕提出上訴,二審改判6個月定讞,可易科罰金。
檢方上訴的主要理由是,「金門地區海域為臺灣地區之海防前線,緊鄰大陸地區海域,被告駕船逃逸、規避檢查之行為,如航行方向未能掌控妥當,很可能將我國海域執法之公務人員一同載往大陸地區海域,衍生不必要之兩岸爭端,並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本案引起海巡署的高度重視,列為常訓教材之一,因為過去即曾發生數起安檢人員遭挾持出海,驚動兩岸海上和邊防檢管單位的真實案例。
1997年10月11日,保七總隊馬祖支援隊在東莒、西莒海域執行護漁任務,隊員莊鎮躍登上一艘越界大陸漁船檢查,卻遭反鎖在船艙,一路加速載往對岸,滯留大陸2個月才獲釋返台。此事發生於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在兩岸關係詭譎的當下,時機和事件本質十分敏感,我方與大陸涉台單位不斷交涉,轟動一時。
2003年9月14日,馬祖海巡隊員江少南執行驅離越界大陸漁船任務,再遭不服取締的大陸漁船挾持,載往福建長樂梅花港,經獲報的對岸涉台單位安置於福州賓館,次日下午即循「小三通」送回馬祖。
2004年4月29日,大陸平潭籍貨船「金富達九號」與在東引海域作業的台北縣野柳籍漁船「漁聖號」相撞沉沒,15名船員落海,被「漁聖號」5名船員陸續救援上船,並火速向基隆、馬祖漁業電台報備求援,第十海巡隊即通報東引分隊趕往處理。
但獲救援上船的大陸船員因撞船的責任歸屬問題,與「漁聖號」船員發生衝突,仗著人多勢眾,迅速控制「漁聖號」,連同馳抵現場登船了解的海巡隊員陳厚昌、廖慶麟也一併挾持。最後,「漁聖號」的5名船員跳上海巡隊巡防艇上,陳、廖2隊員則被挾往對岸黃岐港,經海基、海協兩會協商,隔天即被送回馬祖。
2006年7月1日下午三時許,再發生大陸漁船「閩龍漁5788號」與澎湖外垵籍漁船「瑞福進號」在花嶼外海發生碰撞糾紛。澎湖海巡隊據報派遣巡防艇趕至,陸船見狀竟謊稱失去動力,海巡小隊長蔡光明與隊員顏文正持M16步槍登船了解,其餘6名隊員在原船警戒。不料,陸船突然啟動加足馬力,挾持蔡、顏2人往大陸方向逃逸。
海巡署緊急下令高雄、澎湖駐地各出動2艘艦艇,空警隊也由高雄機場出動一架直升機,展開海空搜救大行動。當時,金門海巡隊也派遣3艘巡防艇出海協勤,迄當晚九時許,在七美西北方海域由巡防艇成功攔截包圍,海關「偉星艦」也趕往監視,迄次日凌晨十二時卅分在距離大陸12浬處繼續僵持,最後大陸邊防與我方取得共識,同意我方海巡人員登船完成海事糾紛筆錄,2名海巡隊員則由我方帶回,事件平安落幕。
另2014年3月也曾發生基隆海巡隊5人登上越界作業的大陸「浙嶺漁號」漁船,徐姓船長拒絕受檢,並將船隻切換為自動駕駛,加速往外海逃逸。海巡署立即出動船艇、直升機和特勤隊追緝,5個半小時後成功攔截漁船,將連同船長10人全部帶回基隆港偵辦。
海巡署肩負維持海上秩序,確保海域安全的重責大任,不分嚴寒酷暑,任務十分艱辛。以金門每年秋後狂飆的東北季風為例,大海驚濤駭浪,靠船登檢風險極大,稍有閃失輕則皮開肉綻,重則傷及筋骨,海上執勤都在他們的臉上和身上留下歲月的痕跡。
在駐軍人數連年裁減後,金門海、岸巡隊接替站在海防第一線,面對狀況層出不窮的兩岸關係,驅離越界大陸漁船的任務之外,還要應付經常進入禁、限制水域的大陸海警船,海上不確定性日益複雜多樣,遇事謹慎小心處理,落實執行應對作業標準,也就更加重要!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