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民防韌性 縣府辦理密集訓練提升知能

縣府社會處辦理114年民防團隊收容大隊常年訓練。圖為衛生局心理師許心虹主講「災民安置照顧與心理撫慰」課程。(莊煥寧攝)
為強化民防團隊在災害發生時的應變知能與實務操作能力,並使第一線人員的安全與防護機制更加穩固,金門縣政府社會處昨(5)日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辦為期八小時的「114年民防團隊收容大隊常年訓練」,召集本縣民防團隊收容大隊的全體編組人員參與,旨在透過密集的跨領域課程與實務演練,讓所有人員在災難來臨時能做出及時且有效的處理。
該訓練由社會處副處長王智育主持,他在開幕致詞時指出,此次訓練的核心目標在於提升所有參訓人員平時的應變能力,並深刻了解全民防衛動員的重要性。王智育指出,期許透過此次跨領域、重實務的聯合訓練,不僅能增進各編組人員的專業技能,更能凝聚團隊合作的默契,共同為金門建構一個更安全、更有韌性的生活環境。
此次訓練課程規劃全面且深入,主要分為全民國防教育、災民壓力及情緒管理、災民收容安置及演練與緊急救護基本專業知能等四大面向。
上午的課程首先由衛生局心理師許心虹主講「災民安置照顧與心理撫慰」以及「壓力與情緒管理」。許心虹心理師深入分析了災後心理創傷的應對機制,指出第一線服務人員在安定民心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她強調,透過提供正確即時的救災資訊、有效連結並協助民眾取得所需資源、以及陪伴民眾逐步恢復災前規律生活,是協助災民心理重建的三大關鍵支柱。許心虹提醒,災後若出現不斷閃現事件畫面、惡夢等「急性創傷」反應,短期內屬正常現象,但若持續影響生活超過一個月,務必尋求專業協助。
緊接著由警察局科長蔡志慶講授「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不僅涵蓋國防常識、兩岸關係與全民防衛動員機制,更深入探討軍民人員運用情形、民防人員的權利與義務、執勤安全與協勤要領,以及通訊中斷時的防情傳遞等關鍵課題,並進行全社會防衛韌性宣導,全面強化學員的國防安全意識與實務應對能力。
下午的課程則聚焦於收容安置與緊急救護的實務操作。消防局科長林政宏詳細介紹「社政防災資源調度與運作」,並講解「災民收容及救濟站內物資發放與管理要領」,包括收容站的開設、佈置與指揮架構等,確保在混亂的災時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收容工作。
最後,由消防局小隊長李正義帶領學員進行「初級救護與自救」的實務操作演練。課程內容涵蓋心肺復甦術(CPR)、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操作、第一線創傷救護技術員(EMT1)的檢傷分類原則、各式止血包紮技巧以及哈姆立克法等實用急救技術。透過親身演練,確保每位學員在危急時刻都能立即施以援手,最大程度地保障民眾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