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翻唱 從《孝經》談愛與責任 儒學首場心靈對話觸動人心

《經典新翻唱─儒學四場心靈對話》首場講座圓滿落幕。 (胡璉基金會提供)
由財團法人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福智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及大伙房書院協辦的《經典新翻唱-儒學四場心靈對話》專題講座,近日在金門酒廠行政大樓一樓多媒體簡報室熱烈登場。首場以《孝經》的智慧為引,帶領參與者探索愛與責任的平衡,吸引了眾多熱情民眾到場聆聽,現場氛圍溫馨隆重,亦為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活動一開始,由金門縣政府秘書長張瑞心致詞。他引用《孝經》名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強調孝道不只是單純的順從與奉養,更應透過積極行動與人生成就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讓長輩感到驕傲與安慰。他指出,即便時代快速變遷,孝的展現方式或許有所不同,但那份真心與尊重,跨越世代,始終是不變的核心價值。
首場講座以「爸爸媽媽的心心寶貝-快樂心24孝」為題,邀請福智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基瑞主講。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從古今孝道觀念談到聖賢智慧,並結合當代AI時代的生活案例,分享如何透過《孝經》的智慧,重新連結親子間的愛與信任。郭基瑞強調,孝不是壓力下的責任,而是一種能夠創造彼此幸福的互動過程。他提醒,唯有快樂地盡孝,才能讓家庭真正感受到和諧氛圍,讓彼此的心更加貼近。
為了讓抽象的理念更貼近人心,現場特別邀請兩位孝行典範與會對談。「尊親獎孝行楷模」戴德愿先生,以及「全國孝行楷模獎」得主黃惠美老師,分別以生命故事現身說法。他們從日常生活點滴出發,述說對父母長輩的照顧與陪伴,展現出孝道並非華麗口號,而是落實在細微的關懷之中。樸實而真摯的經歷,讓全場聽眾動容不已,會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象徵孝道精神依舊能觸動人心。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致詞時則感性表示,這場講座讓人更深刻體會到「孝」不只是形式上的行為,而是一種能通天地、感人心的深刻連結。他形容:「一顆種子,可以成就一片森林;同樣地,一場以孝為主題的演講,也能啟發許多家庭與人生。」他期待透過系列講座,讓更多人重新思考家庭倫理與親情互動,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孝道,進而延伸出對社會更深厚的責任感與凝聚力。
據主辦單位介紹,《經典新翻唱—儒學四場心靈對話》系列活動將持續登場。接下來的三場,分別安排於11月1日、11月22日及12月20日舉行,主題涵蓋《論語》、《大學》與《孟子》。每一場都將結合當代生活視角,透過名師引導,帶領大眾重新體會經典智慧在現代社會的意義與價值。
不論是家庭親子關係的重建,或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修養,儒家經典都提供了深刻的思考與實踐方向。這場講座的成功舉辦,讓參與者在心靈上獲得啟發,也讓「孝」的精神在金門社會再度被溫柔喚醒。
主辦單位誠摯邀請各界人士踴躍參與後續講座,一同走入儒學世界,展開跨越古今的心靈對話。透過系列活動的持續推廣,期盼能在社會中注入更多理解與尊重,讓經典智慧成為現代人生的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