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召點燈人 文管所持續推動族譜數位典藏人才培育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連辦2場次《尋根溯源:金門族譜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吸引地區各姓氏宗親協會代表及地方文史工作者踴躍參與。(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提供)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延續6月活動廣受好評,於114年9月9日上、下午假國立金門大學理工大樓322教室,辦理兩場次《尋根溯源:金門族譜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活動吸引地區各姓氏宗親協會代表及地方文史工作者踴躍參與,座無虛席。在李錫捷教授帶領下,經由實際操作了解族譜數位建置與維護,活動圓滿完成。文管所指出,藉此次計畫以「點燈人」為核心號召,象徵在文化大樹下深深扎根,讓生命之樹枝繁葉茂,文化得以世代傳承、生生不息。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繼今年6月辦理兩場「尋根溯源:金門族譜數位典藏推廣活動」廣獲好評後,暑期第二梯次,兩場《尋根溯源:金門族譜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於9月9日(二)上、下午,假國立金門大學理工大樓322教室舉行,地區各姓氏宗親協會代表及地方文史工作者踴躍出席,座無虛席。
此次講座,透過課程與實作並重的設計,完整介紹「浯洲金門尋根溯源平台」(https://kmgenealogy.nqu.idv.tw)的族譜數位建置與維護技術,參與學員學習平台操作、資料維護、整理與校對,同時也能透過活動中提供之「金門族譜數位典藏工作坊」基礎版本,讓學員現場動手建立家譜與族譜。與會民眾也藉由會中同步分享今年度十個姓氏之族譜數位典藏建置成果,就自身家族資料積極補錄與交叉比對,展現出高度參與熱情與紮實培力成效。
文管所表示,活動圓滿完成,藉此次計畫以「點燈人」為核心號召,象徵在文化大樹下深深扎根,讓生命之樹枝繁葉茂,文化得以世代傳承、生生不息。進一步深化和認識計畫內容。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指出,此次課程不僅教授數位平台操作與資料校對技巧,更強調人才培育的持續性,讓文化扎根、數位族譜典藏人才傳承。所長盧根陣表示:「族譜是地方歷史的縮影,也是文化的核心,希望透過數位工具,讓宗族文化不再只是靜態檔案,而能活化於社群,建立可延續的人才機制,連結各社區聚落宗親組織,攜手推動族譜文化的保存與世代傳承。」。
此次活動由計畫主持人李錫捷教授(國立金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主任)長年投入地方數位文化基礎建設,並創建「浯洲金門尋根溯源平台」。他在活動中指出,平台已協助許多鄉親找回宗親連結、釐清世系脈絡。他強調:「族譜數位典藏的價值不僅在保存,更在於族譜與宗族文化的連結與活化應用,讓文化記憶在全球脈動中永續傳承。」。
李教授也進一步指出,後續將持續擴充資料、完善跨來源比對機制,並鼓勵社群共同參與校對;未來也將透過地理資訊系統與家廟3D建模服務深化宗族文化教育推廣,讓族譜不再只是冊頁上的記錄,而能成為可被理解、活化與傳承的公共文化資源。
最後,盧根陣所長也強調,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以博物館發展為核心,將持續推進金門常民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工作,族譜的建置與紙本數位典藏,及聚落《點燈人》培訓工作室是項重點而長期性工程。特別是文化園區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建置的「尋根溯源館」涵蓋了閩南文化圖文館、閩南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化記憶館三大發展面向,圖文資料不僅靜態保存金門古今族譜典籍,更持續為族譜數位建置對外共享的橋樑,同時扎根聚落人才,培訓《聚落點燈人》為串聯海內外宗親,成為各宗族尋根與文化傳承重要的文化平台與精神據點。
此次人才培育講座的成功舉辦,積極串聯聚落社群與宗族文化內涵,以系統化的科技結合、建置族譜與數位典藏及人力培訓成果,更是文化園區博物館充分落實人本精神以家廟血緣為核心,致力於「活動的博物館島」,讓文化永續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