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辦家長療心團體 給父母一段珍貴的喘息時光

金門家扶辦理家長療心團體,減緩教養壓力。(家扶提供)
「謝謝社工的邀約與家人的支持,能夠藉由團體參與,短暫脫離孩子照顧的角色,即為最大的放鬆與生命中的祝福。」一位參與金門家扶「家長療心團體」的家長如此分享。她的心聲,道出了許多父母的共同感受,在長期承擔教養壓力之下,偶爾能有片刻喘息,已是珍貴而難得的幸福。
金門家扶中心自民國106年起,受縣府委託承接「金門縣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追蹤輔導暨家庭處遇服務計畫」,八年來陪伴超過百戶兒少保護家庭。透過家訪、親職輔導、家庭關懷與個別化處遇服務,家扶社工長期走進社區、走進家庭,與家長一同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挑戰。
然而,近年服務中發現許多兒少伴隨不同身心議題,包括腦傷、注意力不集中、偷竊、自傷等狀況,讓家長承受著極大的管教與情緒壓力。當壓力累積,親子衝突頻繁、情緒失控時,往往也容易導致不當的管教方式,進一步影響家庭氛圍與孩子的心理發展。
為了協助家長舒緩壓力、調節情緒,金門家扶中心特別設計六場「家長療心團體」,以家長的興趣與喜好為出發點,結合手作體驗與五感療癒,引導家長從活動中安撫身心、釋放壓力,並重新找到自我照顧的力量。對於長期把心力投注在孩子身上的父母而言,這是一段難得的「喘息時光」,是重新整理心情、回到家庭更好陪伴孩子的重要契機。
金門家扶中心表示,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產生情緒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覺察、調適,避免將情緒直接傾洩在孩子身上。活動中,社工也分享了簡單實用的「深呼吸」與「54321」技巧:先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下,慢慢深呼吸,接著依序找出身邊5個能看見的事物、4個能聽見的聲音、3個能感受到的觸覺、2個能聞到的氣味,以及1個能嚐到的味道,藉由五感覺察,讓心緒逐漸平靜,避免因一時衝動對孩子有不當的行為。
家扶強調,親職路途雖然辛苦,但不必獨自承擔。當家庭在教養或情緒上遇到困難時,勇於尋求支持與協助,讓資源走進家門,便能為家庭注入更多正向力量。無論是金門家扶中心,或是縣內的家庭教育中心,都願意成為家長的後盾,陪伴他們在育兒路上不孤單。
「一個穩定快樂的父母,才能養育出快樂的孩子。」家扶的用心,正是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找到自我調適的方法,減緩壓力,學會溫柔面對自己與孩子。這不只是一次課程,更是對金門每一個家庭的深切關懷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