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瞭望》首件公辦都更 西南門里公所改建新大樓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103
金城鎮西南門里公所敲定拆除,結合周界地區改建地下2層、地上14層的新大樓。(李金生攝)

金城鎮西南門里公所敲定拆除,結合周界地區改建地下2層、地上14層的新大樓。(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金門縣政府主導開發,歷經陳水在、李炷烽、李沃士、陳福海和楊鎮浯5位縣長以及許金象、蔡輝詩、石兆瑉、李誠智4位鎮長接力推動,全縣首件公辦都更案「金城鎮西南門里里公所及周界地區公辦都市更新案」終於塵埃落定,即將於近期舉辦開工典禮,近30年的光陰歲月裡,有著人來人往的隙影往事,展望未來又將是亮麗可期的遠景。
陳福海縣長在拆除前會勘時指出,「這是金門縣第一個公辦都更案,不僅是一項建築工程,更是鄉鎮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他並以大陸通水金門為喻,強調在多年的規畫與耕耘後,終在困難中完成大家的共同心願。
這項都更案的主標的西南門里公所,原為金城車站、點券部所在,周遭商家和冰果室林立,熱鬧景況與現今北門「飲料一條街」相較不遑多讓,在10萬大軍駐守的年代,與鄰近的金聲大戲院、育樂中心和城隍廟、南門街、莒光路商圈串連一氣,加上金中、城中和城小學校環繞周界廓圍,軍民整日穿梭來往,尤其遇有廟會醮慶,以及緊鄰的縣立運動場舉辦大型活動或賽事,更是人潮壅塞。但隨著金城車站於1973年遷往北門現址,人流和景氣快速萎縮式微,往日人聲鼎沸終成大家的共同回憶。
1979年間,金城舊車站改建為西南門里公所,擔負全鎮人口最多的基層庶務工作。許金象主持鎮務時適逢金城鎮公所改建大樓,鎮公所和鎮代會暫遷西南門里公所,4單位分占上、下、前、後合署辦公,擁擠不堪。迄1998年,金城鎮公所和鎮代會搬回新大樓,與金城車站僅十餘步之遙,更加速北門商圈的擴大繁榮。
許金象鎮長與時任西門里長許天順、南門里長鄭清平聽取民情反映,倡議改建西南門里公所,帶動城廂四里均衡發展,引起不少鄉親的回響和支持,陳水在和李炷烽縣長均曾指示相關單位評估,可說是這件都更案成為公共議題的濫觴。
隨著西南門里公所建築老舊斑駁,出現屋頂水泥剝落、鋼筋外露,拆除重建的問題加大,李沃士縣長主政時,再有結合周邊地區納入都更整體規畫開發之議,繼任陳福海縣長接手積極推動,但因更新基地範圍內共有27筆土地,土地總面積計1294.25平方公尺。其中公有地占57.76%、私有地主占42.24%,私有權人眾多且意見分歧,以致未能順利推展。
迄2019年楊鎮浯縣長時重新立案推動,委託專業顧問機構協助整合、溝通周邊私地所有權人,1.5年後終於取得共識,並初步完成建築開發量體規畫、估算容積獎勵項目與額度,包括各所有權人都更權利價值在內,作為後續辦理權利變換的基準。2021年進行首次招商,但因營建工資及原物料上漲,加上新冠疫情嚴峻,導致無人投標,延至2022年才順利完成招商作業。
陳福海縣長再度主政後,要求財政處等相關單位加快執行速度,多次舉辦公聽會、聽證會、審議會和核定建照與拆照程序,以及最重要的信託簽約與地主說明會,並敲定房屋騰空與點交地上物時程,迄今年九月中旬告一段落,為擇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做好最後期前準備工作。
這項開發規模為地下2層、地上14層住商複合式大樓,預定在2028年完工交屋的公辦都更案,未來將做為西、南門里公用場所和社福公益空間外,也會引入商辦及商場,增進市區商業活力和擴大都市機能,預期可成為後浦舊城區的新地標,屆時可與坐落於東、北門里交會地帶的金城車站北門商圈相互輝映,為鄉親期待的城區均衡發展,起到一個更新和推動作用。
正如陳福海縣長說的「這是一個很棒的開始!」近30年縣府與各方的共同努力,終於等來開花結果的日子,這件波折重重的公辦都更案,也可做為未來都更案的借鏡和示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