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農曆七月廿八日祭好兄弟 古崗拜海供品含救護箱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峻魁/金城報導。
點閱率:636
古崗聚落村民在大垵海岸舉行海祭。(許峻魁攝)

古崗聚落村民在大垵海岸舉行海祭。(許峻魁攝)

農曆七月二十八日,靠海的古崗聚落在昨(十九)日下午,依循當地的傳統習俗,在古崗大垵海岸邊進行「拜海」儀式,祭拜土地公、老大公以及好兄弟,以祈求漁民出海捕魚平安,並且可以順利豐收。過程當中比較特殊的是,古崗聚落的居民們每年祭拜時,還會準備竹子、鏡子、剪刀、救護箱等供品,遙祭好兄弟。
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八日這天,大約在下午將近四點左右,古崗社區聚落的男女老少,各家戶都會攜帶豐盛的菜餚、供品,前往大垵出海口進行祭拜,根據古崗當地耆老表示,這個儀式在他們孩提時代就已經有了,因此有可能在清朝時期就有此習俗,而村落早期多數的村民多是以捕魚討海為生,當地人為了要祈求出海平安,在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八日這天會來拜海,這項習俗也因此流傳至今。
海洋祭祀的信仰習俗,地區一般稱為「拜海」,許多靠近海濱的聚落多有類似的習俗。古崗社區理事長董毅程表示,古崗當地一年會有兩次,一次是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金湯港拜海墘祭媽祖、土地公,另一次則是農曆七月二十八日的大垵拜海墘。雖然隨著時代改變村里討海人變少,但古崗村民依循辦理,除祈求平安外也讓這傳統民間信仰習俗延續下去。
現場除了常見的牲果飲料等供品之外,比較特殊的是,古崗在地的民眾還準備了急救箱、鏡子、竹子、剪刀、臉盆水、柳枝等,讓好兄弟在海上使用。
根據古崗在地耆老們的說明,竹子是要讓好兄弟在海上能有依附,醫藥箱與剪刀則是讓好兄弟可以自行包紮傷口,鏡子則是作為反光求救之用,這些習俗都是從早期流傳下來的,也是他們當地特殊的漁村文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