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打造失智友善新家園 推動全國首例社會住宅結合團體家屋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縣府報導。
點閱率:142
「金湖安居」社會住宅新建工程預計於116年底完工,將是全國首例社會住宅結合團體家屋。(資料照片/薛子軒攝)

「金湖安居」社會住宅新建工程預計於116年底完工,將是全國首例社會住宅結合團體家屋。(資料照片/薛子軒攝)

金門縣長陳福海上任以來,金門縣政府一直以「守護鄉親、照顧長者」為施政核心,面對快速高齡化的社會結構,縣府深知失智症照護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失智症患者需要的不僅是專業醫療,更需要一個溫暖、有尊嚴且融入社區的生活環境。因此,縣府積極規劃多元照護方案,並爭取中央資源挹注,推動全國首例「社會住宅結合失智症團體家屋」,希望以創新的長照模式,為長者和家庭帶來安定與安心。
本縣在縣長陳福海的全力支持下,積極推動長照服務,並攜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簡稱住都中心)於「金湖安居」社會住宅內規劃失智症團體家屋。這不僅是金門縣第一家失智症團體家屋,更是全國首例將社會住宅與團體家屋結合的創新模式,為地方長照服務揭開新頁。
縣府與住都中心通力合作,積極爭取中央經費挹注,向衛福部申請「公共服務據點整備之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補助,最終成功獲得5,582萬元支持。這項計畫將讓失智長者能夠在熟悉的生活圈安心生活、就近安老,打造一個更友善、更有尊嚴的失智照護環境,並引領金門邁向高齡友善、宜居城市。
縣長陳福海指出,金門正面臨人口高齡化的挑戰,縣府必須積極尋求多元的照護模式。此次社會住宅結合失智症團體家屋的計畫,是金門在長照政策上的重要里程碑。透過跨部門合作與資源整合,將社會住宅空間妥善活化,不僅能減輕家庭照顧壓力,更能讓長者獲得專業而有尊嚴的照護。他強調,縣府未來將持續關注失智長者需求,推動更多創新政策,逐步建構完整的長照服務網絡,讓長者都能在熟悉的社區安享晚年。
衛生局表示,依據衛福部最新公告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臺灣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約為7.99%,且隨年齡增長顯著提高,失智症照護需求日益殷切。團體家屋的設立正是回應這一趨勢,其服務對象為50歲以上且具有行動能力的中度以上失智症者,並提供全天候24小時照顧。不同於一般住宿式長照機構,團體家屋採「單元服務模式」,每個單元最多容納9名住民,並配置單人房或雙人房,設有共用的客廳、餐廳及廚房,營造小規模、家庭式的生活氛圍。此舉既能兼顧個人隱私,又能維持社交互動,讓長者在社區環境中獲得穩定照護,同時減輕家屬負擔。
目前「金湖安居」社會住宅的新建統包工程由住都中心辦理,已於2月7日動土,預計116年底完工。團體家屋將設於社宅二樓,後續將公開徵求有意投入的專業單位進駐經營,預定118年正式啟用。屆時將設置3個單元,提供至少18個床位,並規劃單人套房、雙人套房及單人雅房,全面滿足不同需求的住民。依規劃,未來服務對象包括:一、中度以上失智症且長照需要等級(CMS)為第4至第6級者。二、中度以上失智症且長照需要等級(CMS)為第2至第3級,並具有二項以上情緒及行為症狀(BPSD)者。
縣府期盼,這項計畫不僅能為失智長者提供「第二個家」,更能成為全國標竿,推動更多地方借鏡學習,讓台灣在高齡照護政策上持續創新與前進。若民眾有長照相關疑問,可撥打長期照顧服務專線1966,將由專人提供協助;此外,本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官網亦設有「失智症專區」,可查詢相關資訊與資源。
縣長陳福海強調,長者是社會最珍貴的資產,照顧失智症患者更是對家庭和社會責任的實踐。金門要成為一個真正友善的島嶼,不能只有經濟發展與硬體建設,還要有完善的社會支持與溫暖的人情照護。縣府表示,將持續秉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讓每一位長者都能在金門獲得應有的尊嚴與幸福,這也是打造失智友善新家園最核心的價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