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定古蹟董允耀洋樓建築簡介

縣定古蹟董允耀洋樓建築簡介
董允耀洋樓為古崗一帶最壯觀之洋樓,除了洋樓主棟外,亦包含迴向等多個附屬建築,為印度尼西亞華僑董允耀寄款回鄉興建。民國三十八年為退守金門的國軍所徵用,當時董賽姍搬離洋樓到前迴巷居住,民國四十五年董賽姍離開金門到臺灣發展,民國五十九年間曾進駐陸軍海龍部隊,洋樓正立面上及二樓內簷裝修仍存海龍字樣的油漆痕跡,並於一○九年贈予金門縣政府。
董允耀洋樓為三凹壽洋樓帶後落併前迴向,洋樓屋頂為閩式紅瓦歇山屋頂,屋頂明間有山頭中央飾有董允耀印尼名的英文拼音「Tang Oen Yauw」匾額,下方為椰子樹與兩側之大象以及幾何圖案之泥塑,山頭的左右兩旁飾有動物圖騰;二樓次間外牆窗四周飾以洋式窗帘,外牆飾有許多動物與幾何圖案。二樓明間外廊欄杆飾有老鷹兩旁飛馬,兩側有鳥獸風景圖騰裝飾,外廊以防禦性強之鑄鐵窗區隔。
因洋樓曾被國軍占領使用,後進駐海龍部隊,一樓大門左右兩側牆飾有海龍字樣與圖樣,上方有兩扇扇形通氣窗,扶手欄杆飾有人物及植物圖騰,一樓外廊側面用紅磚堆疊弧拱圈外抹灰。前迴向正立面橫樑飾有花草圖騰,屋簷飾磚疊澀環繞前迴向一圈。
牆規樓大門上方飾有「玉笋流芳」匾額,左右兩側飾有花鳥圖騰泥塑。立面開窗除講究通風採光之要求,洋樓在防禦上更為謹慎,該幢洋樓一、二樓主要以內窗使用實木板窗,中間以防禦性強之鑄鐵窗區隔,外窗以實木板窗作為阻隔(已損壞),一樓窗四周為三角窗楣飾花草;二樓及背立面窗四周為洋式窗簾,一樓正面窗四周為水形窗楣。
此幢洋樓面闊三間,立有方形磚柱再成外廊凹壽之形式;後落由過水連接,兩側入口到後落基座抬高與主屋內相同。外牆砌體材料,石材、清水磚與粉刷之運用圓熟,立面語彙豐富。營建之期,因金門地區常見盜賊,故處處可見防禦系統之巧思,如大門增設輪錢門、銃眼等均為重要防禦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