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加強百日咳宣導 籲接種疫苗降低傳染風險
金門縣衛生局提醒民眾,百日咳並非僅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的疾病,成人同樣可能感染,且在症狀不明顯的情況下,不知不覺成為「隱形傳染者」,將病毒帶回家中,進而傳染給新生兒或免疫力較低的族群。為了守護家庭與社區健康,衛生局特別呼籲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並依建議完成疫苗接種。
百日咳是一種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力極強,一名患者平均可傳染給8至10名接觸者。由於其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包括流鼻水、輕微咳嗽,常使患者誤以為只是小病,因此延誤就醫。隨著病程進展,咳嗽會愈加劇烈,甚至咳到臉色發紅、嘔吐,或在咳嗽後出現「雞啼聲」的喘鳴音,這些典型症狀往往造成患者及家屬極大困擾。
衛生局指出,百日咳最危險的族群為尚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新生兒與嬰幼兒。一旦感染,可能導致肺炎、抽搐,甚至呼吸中止等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成人因為免疫力逐漸下降,即使曾在兒童時期接種過疫苗,仍可能再次感染,並成為傳染源。因此,照顧新生兒的父母、祖父母與其他家人,更應特別提高警覺。
在預防方面,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的保護方式。目前我國常用的疫苗包括「五合一疫苗」、「四合一疫苗」及「Tdap疫苗」。其中Tdap疫苗亦建議成人補打,特別是孕婦在懷孕27至36週期間接種,可有效將抗體傳遞給胎兒,為新生兒提供最初的免疫防護。此外,其他家庭成員若已有多年未接種相關疫苗,也應考慮補強,以降低傳染風險。
除了接種疫苗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樣重要。衛生局提醒,出現咳嗽症狀時應遵守咳嗽禮節,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與嬰幼兒或高風險族群近距離接觸,這不僅能降低百日咳的傳播機率,也有助於防範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疾病。若咳嗽症狀持續超過二週,務必盡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並造成擴散。
金門縣衛生局強調,疫苗接種的意義不僅是保護個人,更是守護整個家庭與社區的健康。尤其在家中有新生兒的情況下,照顧者是否完成疫苗補打,往往成為保護嬰兒的重要關鍵。近年來國際間已有多起案例顯示,成年人因輕忽自身咳嗽症狀而將病毒帶入家庭,導致嬰兒出現嚴重病情,令人惋惜。因此,建立「大人先打針,孩子少受苦」的觀念,已成為公共衛生推動的重點之一。
為了提升鄉親對百日咳的認識,金門縣衛生局將持續透過社區衛教、學校宣導以及多元管道進行資訊傳遞,提醒大家百日咳並非遙不可及的疾病,而是近在日常生活中的潛在威脅。局方呼籲,請民眾主動關心自己與家人的疫苗接種狀況,並落實日常防護,共同守護金門地區的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