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災前預防、災中應變、災後復原」 縣長巡視急降雨情形 正視積淹水排除問題

縣長陳福海前往淹水區域實地勘查。(縣府提供)
受強烈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持續影響,金門縣近日連續出現豪雨,多處低窪地區因短時間雨量集中而發生積淹水情形。金門縣長陳福海昨(24)日立即率領縣府團隊前往受淹水影響區域,現場了解災情,並指示工務處、城鄉發展處及相關單位全面動員、迅速應變,守護鄉親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縣長在現地會勘時指出,災害無法完全避免,但政府的責任就是在第一時間掌握狀況,並透過快速反應將損害降到最低。他強調,淹水問題不能僅止於臨時處置,而要從短期應變到長期治本同步推進。他要求各單位落實「即時反應」與「系統檢討」兩個層面,讓防汛治理不只是一次性的處理,而是逐步建立更周延的應對模式。
工務處在縣長指示下,第一時間調派抽水機具至現場,加強排水設施的運作,並同步派員巡查下水道及側溝等地下排水系統,確保排水暢通。同時展開重點區域清淤,避免因淤塞加重積水情況。工務處表示,雖然金門過去已陸續推動多項排水改善工程,但短時間內出現超過設計標準的雨量,仍對系統造成壓力,此次狀況也將列入檢討,作為未來設計與施工的改進依據。
此次勘查重點聚焦於低窪與交通要道區域,縣府團隊透過現場觀察,逐一檢視排水系統的問題點,並即時討論改善方式。陳縣長特別指出,急降雨期間正是檢視問題的關鍵時刻,請同仁在安全的前提下巡視各個淹水區,看見問題就要正視並提出改善對策。他同時要求工務處研擬短期應變措施,例如加設洩水開口、放大排水斷面,加速水流導入溝渠,以縮短積水時間。他指出,這類工程雖規模不大,但在短時間內能發揮關鍵作用,是「用有限資源達成高效治理」的具體展現。
除了即刻處置外,縣長也強調,應同時啟動中長期規劃。城鄉發展處將配合工務處全面檢討地區排水配置,並透過跨局處合作,整合建設處、養工所及水利相關單位,共同研擬更具前瞻性的防汛網絡。
縣長現場並要求環保局與各鄉鎮公所立即動員清潔隊,加強排水口與側溝巡查清理,並於雨後落實環境消毒與維護,避免因積水引發後續衛生或安全問題。他表示,這些細節性的工作是整體防災體系的一部分,將以制度化方式逐步建立長期維護機制。
縣長也在會勘過程中指示相關單位,後續防汛工作要涵蓋「災前預防、災中應變、災後復原」三個階段,並逐步建構更完善的標準作業程序,同時透過跨局處資訊共享與即時反應機制,讓整體防汛作業更有系統、更具效率。
陳福海縣長最後強調,金門縣政府的防汛作業將秉持「短期有感、長期治本」的原則。短期內,務必展現縣府立即行動、快速解決問題的決心,讓鄉親安心;長期上,則要透過系統性的檢討與整體規劃,逐步補強排水設施與管理制度,並結合跨局處合作與專業評估,讓金門在未來各種天候挑戰下都能穩健守護居民的生活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