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術轉動在古崗 李瑜芳成果展攜手居民共寫洋樓故事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金城報導。
點閱率:91
《荏苒之島─李瑜芳進駐成果展》昨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留念。(蔡麗玉攝)

《荏苒之島─李瑜芳進駐成果展》昨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留念。(蔡麗玉攝)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推動的「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今年攜手金門縣文化局與古崗社區發展協會,於古崗董允耀洋樓展開駐村與展覽合作。歷經一個月的藝術交流與共創,《荏苒之島-李瑜芳進駐成果展》昨(28)日上午10時舉行開幕式,現場匯聚中央與地方文化單位、藝術界人士與社區居民,氣氛熱絡,展現藝術與社區共構的嶄新能量。
出席開幕式的重要貴賓包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洪蘋萱、文化局科長顧孝偉、金門縣議員董森堡、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吳瑪悧,以及藝術界人士許主冠、廖嘉展等人。地方代表則有古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董倫如、總幹事董毅程,並邀集潮間帶學會理事長洪清漳、戰地史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到場支持,展現多方共襄盛舉的場景。
黃瓊瑩館長表示,今年青年藝術家李瑜芳進駐「百大文化基地」之一的古崗社區,透過繪畫與文字紀錄洋樓樣貌,並舉辦多場共創工作坊,邀請居民分享故事與參與創作,最後將成果於修復落成的董允耀洋樓展出,意義非凡。她認為,藝術不僅是個人表現,更是社區對話的契機,能夠讓文化資產在當代語境中展現新生命。
文化局副局長洪蘋萱指出,金門古洋樓承載僑鄉文化、家族記憶與建築美學,藝術家的再詮釋讓居民與遊客重新感受文化深度。文化局未來將持續推動創新計畫,協助金門的文化資產活化,進一步擴大藝術與社區的連結。
長期關注古崗文化的縣議員董森堡則強調,古崗居民心中最具象徵性的「古崗精神」,莫過於董允耀先生對土地的深情與責任。如今洋樓修復落成,再度迎接藝術進駐,是空間活化,亦是社區展現自信的重要契機。他並建議,未來應建立導覽或解說系統,協助居民理解作品脈絡,進而在日後能夠向訪客分享背後的故事,讓藝術效益延續不斷。
此次進駐的藝術家李瑜芳,將目光放在金門獨特的建築紋飾與花磚元素,包含水泥花磚與馬約利克磚等材質。她以繪畫重新詮釋這些洋樓細節,並在工作坊中邀請居民共創,將在地記憶與文化融入作品。李瑜芳分享,在金門短短一個月內,深切感受到濃厚人情味與歷史記憶的共鳴,「在台灣其他地方,很少能遇到這麼熱情的居民,願意分享自身故事,讓創作更有厚度。」
她也提到,參與在地普渡儀式時所受到的震撼,讓她意識到藝術與社區文化交織的價值。儘管駐村時間有限,仍讓她萌生未來持續回到金門進行田野調查與創作的念頭,「這趟金門之行對我而言不僅是一個開始,更像是開啟了一扇窗。」
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吳瑪悧則認為,此次展覽不僅是藝術家的成果發表,更是一次社區文化能量的凝聚。從居民的熱情參與到藝術家的細膩觀察,皆呈現出「藝術如何在社區生根」的最佳示例。
《荏苒之島-李瑜芳進駐成果展》即日起至10月28日止,每週三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於金城鎮古崗董允耀洋樓展出。展覽名稱「荏苒」意指時光流逝與文化沉澱,象徵金門洋樓歷史在藝術轉化下展現出的新意涵。
「2025藝術轉動社區」自啟動以來,逐步成為金門推動文化再生的重要平台。透過藝術家進駐與居民共創,使歷史建築獲得再詮釋,更激發社區活力與文化驕傲。未來隨著更多藝術家到訪,金門的文化景觀將持續轉動,讓這座曾經的戰地島嶼注入層層荏苒而生的文化新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