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森金事帶學員觀察白帶螯蛺蝶等各種蝴蝶

徐堉峰教授帶領民眾,學習用正確的方式,關心自然生態。(林務所提供)

徐堉峰教授帶領民眾,學習用正確的方式,關心自然生態。(林務所提供)
金門植物園《金森‧金事》友善環境系列講座,日前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徐堉峰教授,到場分享「植物園中蝶對蝶」與「蝶蝶不休│金門蝶兒知多少」。
徐教授將艱澀的學術研究轉譯成平易近人的故事,並藉由戶外走讀與專業知識分享,傳授野外觀察蝴蝶的實用技巧、金門蝶相的特殊性以及蝴蝶各科的分類特徵,帶領46位民眾,學習用正確的態度與方式,關心自然生態。
在「植物園中蝶對蝶」講座中,徐堉峰教授先向民眾介紹野外觀察蝴蝶的小撇步,包含認識幼蟲與成蟲的食草、確認食草上是否有食痕以及食痕是否呈現新鮮的嫩綠色等,幫助民眾能夠順利的進行蝶類觀察;再到園區內觀察偏好腐熟果實的紅星斑蛺蝶、近兩三年才在金門紀錄的白帶螯蛺蝶,以及與臺灣本島亞種有明顯型態差異的青帶鳳蝶等。
在「蝶蝶不休│金門蝶兒知多少」講座中,徐堉峰老師說明金門蝶相的特殊性,並帶領民眾認識蝴蝶分科的標準,如:弄蝶科的成蟲觸角並非棍棒狀、小灰蝶科幼蟲會以同類為食、粉蝶科的卵呈紡錘狀、鳳蝶科成蟲常採取擬態的生存策略以、蛺蝶科成蟲前兩腳退化等。
林務所指出,《金森‧金事》系列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持續關注。諮詢信箱:kgb190304@gmail.com或電洽:082-332420(上午9時至12時,下午2時至5時,每周一休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