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劉國棋新作《島嶼文學陳長慶》出版 以報導筆法重現金門文學風華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72
退休教師劉國棋由文化局獎助出版《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得主—島嶼文學陳長慶:蘸著血淚書寫金門》乙書。(劉國棋提供)

退休教師劉國棋由文化局獎助出版《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得主—島嶼文學陳長慶:蘸著血淚書寫金門》乙書。(劉國棋提供)

退休教師劉國棋,根據其博士論文《金門陳長慶文學創作與文學活動研究》改寫成《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得主—島嶼文學陳長慶:蘸著血淚書寫金門》乙書,已於日前由金門縣文化局獎助出版面世,讓這本措詞嚴肅的論文,以報導文學的形式重新出發。
讀者們可從書中瞭解到陳長慶五十餘年來的文學創作歷程,以及創辦《金門文藝》鼓勵青年朋友寫作,擔任睿友文學館館長舉辦文學活動,作為文友交流平台的種種事宜,在書中均有詳細的敘述。
金門文學曾被學界戲稱為「邊陲文學」,之前鮮少有學者詳加研究,或撰寫論文公開探討。但近年來,金門文學已蔚然成風,逐漸地被學界重視,以金門文學為題材書寫碩士論文者眾多,獲得碩士學位者也不少,但相對地博士論文並不多見。2017年,就讀於閩南師範大學的博士生劉國棋,在陳慶元教授的指導下,以《金門陳長慶文學創作與文學活動研究》為題,展開博士論文書寫。陳慶元教授為大陸著名學者,曾任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協和學院院長,並曾獲聘擔任金門大學與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在其門下受業的學子不計其數,可說桃李滿天下。
陳長慶雖沒有顯赫的學經歷,卻有著奮發向上的毅力,數十年來戮力自修、創作不輟,致力於金門本土文學書寫,樹立個人特殊風格,展現對社會與島嶼之關懷,並以小說見長。計出版長篇小說22部,中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6部,散文及其他文類11冊。作品大多數發表於《金門日報.浯江副刊》。金門日報雖為地方報,但已有60年歷史,每天出報數千份,副刊內容及水準不亞於其他報刊,其新聞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陳長慶作品的特色,係以金門這座島嶼為出發點,尤其對戰地政務時期的形態樣貌著墨最深,形成獨特的書寫風格,也同時透過文學為島鄉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陳長慶不但有足夠的作品可供研究,其題材內容也不會與他人重複。
劉國棋就讀博士期間,邊蒐集資料邊閱讀陳長慶的作品,然後加以分析,再透過田調深入探討,整整花費近6年的時間,始寫就近十八萬言的博士論文送審,並通過相關程序的口試、盲審、答辯,箇中之酸甜苦辣,只有當事人最清楚,尤其是一位從教職退休的老學生,他的苦學精神更令人敬佩。經過多年的努力,劉國棋終於在2023年如願獲得閩南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他也是研究金門文學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相隔二年後(2025),始有陳秀竹研究楊樹清的報導文學獲得博士學位,金門文學終於讓學界刮目相看。
劉國棋有鑑於博士論文僅供學術研究參考,為了讓這本嚴肅的論文能普及化,經過長達一年的重新整理、改寫,並以《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得主—島嶼文學陳長慶:蘸著血淚書寫金門》為書名,分成〈陳長慶生平及文壇交遊〉、〈陳長慶文學作品與分類〉、〈作品創作風格與意識傳達〉、〈填補史實缺角的老兵書寫〉、〈開創現代文學發表的園地〉、〈金門文學外譯的先驅〉、〈建構以文會友的交流平台〉等八大單元,並附有〈陳長慶年表〉、〈陳長慶作品書目〉等。尤其是長達十餘頁的年表,把陳長慶自1946—2025年的重要記事一一羅列於書中,除了方便讀者查閱,也是日後有志於研究金門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