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烈嶼后井張天振夫婦捐二百萬 設紀念獎學金回饋母校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烈嶼報導。
點閱率:217
字型大小:
烈嶼后井鄉親張天振夫婦(前排左四)捐贈新台幣二百萬元,回饋烈中母校,以雙親名義設置獎學金,獎勵後輩學子。(烈嶼國中提供)

烈嶼后井鄉親張天振夫婦(前排左四)捐贈新台幣二百萬元,回饋烈中母校,以雙親名義設置獎學金,獎勵後輩學子。(烈嶼國中提供)

烈嶼后井鄉親張天振夫婦在事業有成之餘,捐贈新台幣二百萬元,設置「烈嶼后井張孔文、張陳蔭紀念獎學金」,以紀念雙親的養育之恩,並回饋母校的教育栽培,嘉惠後輩學子。
烈嶼國中指出,出生成長於烈嶼后井的第三屆校友張天振與夫人張曹玉華,在事業有成之餘,不忘桑梓之情與母校恩澤,特別返校捐贈新台幣二百萬元,並以雙親名義設置獎學金,獎勵後輩子弟努力向學,將來學有所成,服務社會。
烈嶼國中表示,捐贈儀式上,烈嶼鄉長洪若珊、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洪朱生、秘書張莉珠、理事洪紫涵、后井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金造、烈嶼鄉調解會委員林世忠、烈嶼國中校友會長蔡金爵、家長會長洪志銨,以及鄉親李松柏、張坤義、林冬鴻、胡玉霞、呂國男與烈中師長們,一起共同見證這位遊子深厚的故鄉情懷和充滿深情的教育善舉。
烈嶼國中指出,張天振自幼生長於烈嶼后井,憑藉著刻苦耐勞的精神,青年時期遠赴台灣打拚,從基層做起,一步一腳印,最終在事業上闖出一片天地。回憶成長歷程,張天振語氣中滿是感恩從烈嶼出發,能走到今天,最要感謝的就是父母的辛勞與老師的教導。他談到,設立獎學金的初心,是希望延續父母的精神與母校的啟蒙教育。
張天振表示,他父親張孔文勤儉踏實、母親張陳蔭溫厚敦良,教他做人要誠懇、要感恩。父親一生勤勞刻苦、樂善好施,常協助鄉里事務;母親則以慈愛支撐家庭。以他們之名成立獎學金,希望他們的精神能在學弟妹間延續下去,成為激勵的力量。
張天振並以過來人的經驗,勉勵學弟妹要勇敢學習、積極表達,尤其在語言能力上更要主動開口。他笑著說:「要勇敢講英語,不要怕說錯。只要敢講、多練習,英語就會越來越好!」他強調,語言是通往世界的鑰匙,而烈嶼正是一座面向世界的島嶼,學子若能自信運用英語,就能讓世界看見烈嶼。
洪若珊鄉長表示,烈嶼是一座充滿人情的島嶼,張天振夫婦的義舉更讓這份情誼加倍溫厚。洪若珊說,從烈嶼走出去的孩子,總是心繫故鄉。今天看到學長帶著愛回來,不僅令人感動,更讓人看見教育與人心的力量。
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代表全體師生致上最誠摯的謝意。他表示,張天振夫婦的善舉不僅象徵飲水思源,更展現烈嶼子弟的堅毅與良善。教育的力量在於傳承,這筆獎學金將幫助更多孩子無憂學習,也激勵他們懷抱夢想、回饋家鄉,讓愛與感恩在烈嶼永續流動。
黃文華感謝張天振校友熱心回饋母校義舉,捐款助學、以行動傳承奮鬥精神,是後輩學子學習的典範。黃文華表示,從純樸的農村少年到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張天振以實際行動詮釋「飲水思源」的精神,讓感恩化為推動教育的力量。這份溫暖與善念,將隨著「張孔文、張陳蔭紀念獎學金」長久延續,照亮一代又一代烈嶼學子的成長之路。
儀式結束後,張天振夫婦漫步校園,回望昔日學習時光,親切交流家鄉點滴,也關心母校近年的發展與變化。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