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洋的教育橋梁 澳洲師生金門交流譜寫動人篇章

來自澳洲塔斯馬尼亞州五所中學的師長與學生,在金門為期一週的教育文化交流後,搭乘小三通航班啟程返澳。(縣府提供)

副縣長李文良、教育處長黃雅芬等在水頭碼頭送行。(縣府提供)

塔斯馬尼亞師生與金寧中小學學生共同體驗手作紅龜粿。(縣府提供)
來自澳洲塔斯馬尼亞州五所中學的9位師長與20位學生,在金門展開為期一週的教育文化交流後,於昨(14)日中午搭乘小三通航班啟程返澳。縣府副縣長李文良、教育處長黃雅芬、教育處學管科長李心馨及金湖國中(國際教育中心學校)校長莊錦智親臨水頭碼頭送行,雙方依依惜別,場面溫馨感人。
這次塔斯馬尼亞師生團自10月7日晚間抵達金門後,陸續走訪金城、金湖、金沙、金寧及烈嶼等五所國中,參與多元的入校課程與文化體驗。課程內容融合自然生態、藝術創作與人文探索,各校教師精心設計以雙語教學為主軸,安排文化巡禮、水墨彩繪、書法體驗及閩南語學習等活動,讓澳洲學生親身感受金門的歷史底蘊與教育特色,也促進兩地師生的深度互動與文化理解。
跨國學伴 臨別依依
除校內課程外,接待家庭的熱情款待更讓交流活動充滿人情味。金門學生與澳洲夥伴一同參與家庭日活動、品嚐地方美食、體驗在地生活,形成難能可貴的跨文化友誼。澳洲師生一致表示,金門之行令他們印象深刻,不僅收穫豐富知識,也感受到滿滿溫暖。隨團校長感性地說:「這趟旅程讓我們的腦袋、心靈與肚子都被充滿了!金門的課程內容豐富、飲食多樣、家庭溫暖,讓我們永生難忘。」
在昨日的送船活動中,李文良副縣長親自與每位師生握手道別,感謝他們為兩地交流注入活力與真情。他表示,金門與塔斯馬尼亞的教育交流,不僅是學習的分享,更是文化間的對話與理解。「這段跨海的友誼,是教育最動人的樣貌。希望澳洲的學生回到家鄉後,能將在金門的故事告訴更多人,讓世界看見金門。」
教育處長黃雅芬也指出,這次交流計畫展現金門教育的國際視野與在地連結,感謝各校師長與接待家庭的辛勞付出,讓外國學生親身體驗金門的溫暖與多元文化。她說「教育不只是一堂課,而是一段相遇與成長,期待未來持續深化兩地交流,讓更多孩子有機會開拓國際視野。」
隨著鳴笛聲響起,船身緩緩駛離碼頭,岸上的師長與學生揮手道別,船上的澳洲學生也熱情回應,揮舞手中的旗幟與笑容。這場跨國交流活動,在滿懷感動與不捨中畫下完美句點,也為金門的國際教育再添一段美好篇章。
記者蔡麗玉/金寧報導
在金寧國民中小學的校園裡,陽光燦爛、笑聲盈盈。來自澳洲塔斯馬尼亞的師生一行人,結束一週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帶著滿滿的感動與回憶,踏上歸程。從澳洲師生入校的迎賓儀式到課堂互動,從傳統文化體驗到共同創作學習,這場跨越海洋的文化相遇,為寧中小的校園注入一股溫暖的國際風。
這次交流活動,是金門縣政府推動雙語教育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繼暑假金門師生六十多位到澳洲塔斯馬尼亞州進行教育旅行,此次塔斯馬尼亞師生一共二十九位回訪金門學伴們,地區五所國中皆分布有國際學伴入校,金寧中小學入校的澳洲師生們,由學校教務處規劃課程,各任課老師協作,深入體驗學校的在地課程與多元文化,透過語言、藝術與生活的交會,讓學習不再只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一次次真切的文化探索。
共學共玩 教育新章
寧中小校園以洋溢著迎賓的熱情,隨著見面會啟動儀式的進行,兩地師生正式展開為期校內三天的交流課程。塔斯師生走入班級,與金門學生共同上課、共學共玩,體驗不同文化下的學習樣貌。
在書法課程中,外國學生手執毛筆,細心描繪「福」、「友」等漢字。從最初的好奇到最後的驚嘆,筆墨間的文化厚度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漢字之美。數學桌遊課上,師生分組合作,以邏輯推理、團隊協作與賽局競爭破解關卡,笑聲此起彼落。
體育與舞蹈課程則打破語言的界線,學生們跟著節拍起舞,隨節奏互動,情感在音樂與肢體的共鳴中自然流動。「語言不再是距離,而是心靈交流的橋樑。」有老師如此形容這場跨國共學的溫度。
活動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紅龜粿文化體驗」課。為了讓外國師生更貼近金門的飲食文化,校方特別邀請安岐社區的粿事達人-美龍師與阿寶師進校指導。
當日,校園廚房熱氣氤氳,笑聲不斷。塔斯馬尼亞的師生們捲起袖子、親手揉糯米、包餡、壓模,從陌生到熟練,每一道步驟都伴隨著驚喜與學習。這次雖以地瓜及花生為主要食材,但仍遵循傳統,統稱為「紅龜粿」,象徵福氣與團圓。在不到兩小時內,大家齊心製作出六十多個飽含祝福的紅龜粿。當香氣瀰漫、粿出爐時,甜糯的滋味融化了語言的隔閡,讓塔斯師生對金門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這是我們第一次親手做傳統點心,太有趣了!」一名塔斯學生興奮表示。活動結束時,雙方互贈紀念品,氣氛溫馨感人。
文化體驗 生活交融
這場交流活動的圓滿成功,背後是全校師生齊心協力的成果。從校長到行政處室、導師、任課教師,乃至廚房大廚們,都為活動全力以赴。總務處協助場地與蒸煮設備、導師安排課程接軌、英語教師負責翻譯溝通,甚至校園餐廚團隊也熱情支援,讓整個活動流程順暢無比。宋文法校長表示:「這是難得一場國際交流,更是一場跨域合作的實踐,充分展現寧中小團隊的凝聚力與行動力。」
寧中小校長宋文法指出,學校積極落實教育部雙語政策,為師生創造多語環境與跨文化學習機會。「我們希望學生不只是學好英語,更要理解不同文化、尊重多元觀點,培養全球公民素養。」他說,語言是溝通工具,更是文化的外顯象徵。唯有打開世界的窗口,孩子才能擁有更開闊的視野與靈活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