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瞭望》小三通熱 金門十月觀光拉紅盤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139
兩岸十月連假多,金門水頭碼頭旅客往來熱鬧。(李金生攝)

兩岸十月連假多,金門水頭碼頭旅客往來熱鬧。(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大陸「十一」8天長假,一水之隔的金門迎來持旅遊簽的陸客1萬107人次;「雙十」國慶3天連假,金廈泉「小三通」往返1萬7240人次,其中也有大量遊客赴廈門和泉州、漳州一帶,為小兩岸「金廈泉共同生活圈」再寫下精彩紀錄。
金門縣府觀光處統計,「十一」期間,金廈泉小三通往返旅客有4萬5774人,陸客占2萬2665人次。其中持旅遊簽進出金門,可定位為純旅遊者有1萬107人次,與2017年「十一」前3天就湧進1萬458人次,整體比較稍為遜色,但仍不失為疫後一筆美好紀錄。
連幾天,包括旅館、民宿、租車行、特產店和賣場,都能感受到「十一」長假帶來的黃金周效應,街上人、車穿梭來去,特別是城區幾處採購店點,四周小吃、飲料店和超商都出現外溢效應下的人潮,忙得不可開交的商家普遍認為,國旅景氣持續不振,金門機票又超貴,要是沒有絡繹不絕的陸客,金門街道肯定會更加冷清。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十一」來到的陸客,清一色都是自由行,團客「掛零」一個也沒有,反映在旅遊市場上的是,陸客騎著「小電驢」微型電動車,三三兩兩一起遊景點和購物,不見往日乘座中巴或大型遊覽車,出現在特產店、賣場和餐廳的團體。若長此以往,綜合消費能力是否會進一步下滑,相當得觀察和評估。
因為,一些城區和鄉間的特色餐飲店,雖可看到小眾消費陸客群,但人數仍是屈指可數,倒是相揪或攜家帶眷來玩,以年輕人為主的自由行遊客,一杯手搖飲料和一份鹽酥雞、蚵嗲,就可以打發一餐,邊走邊吃嘻嘻哈哈,為金門街頭增添熱鬧氣氛,但小吃經濟型的消費雖然雨露均霑,但總體消費數額恐不盡理想。
旅遊人口的增加,也會帶來一些生活和環境干擾問題,歐美和日本先進國家如此,屬於跨境旅遊的金門也不例外,尤其是交通亂象的討論度最高。儘管縣府、警方和移民署、監理所等相關單位在九月間即完成因應準備工作,在水頭碼頭入境口提醒陸客包括電動車適乘年齡,以及不可載人、超速、亂停、酒駕和行車不用手機與轉向須知,另還設置「急難救助專線」,可說是周全詳盡,但違規亂騎仍到處可見,甚至還有鄉親發現陸客違規騎乘普通重型機車,所幸期間只有幾樁小意外,未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總算安全度過長假大關。
連假期間,陸客蜂擁來到是好事,但更好的應是平常日子裡,也有穩定的人潮湧進,讓金門的景氣持續性上揚,而不是乍熱乍冷,充滿不確定性。目前可預期的是,只要兩岸之間沒有重大狀況發生,陸客數量可望維持一定走勢,提供本地商家穩定的客源。在陸客仍未開放赴台之前,仍是金門獨有的旅遊市場條件,必須做好各項相對應工作,才能符合永續經營的原則。
全台知名的伴手禮品牌「董師傅手工麻糬」在雙十國慶當天插旗金門,正式在金城鎮中興路展店營業,看中的除了本地鄉親之外,還有客源可觀的陸客。這是商家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布局,為城區商圈乃至於金門觀光大環境,均注入一股很有未來性的新活力,只要取得預期的營運績效,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台灣品牌名店跨海來到。
十月是金門的觀光大月,縣府為迎接旅遊熱潮,提前透過大陸行銷推廣、小紅書擴大宣傳,期待陸續進行的金門祕境時光機、金湖九宮格、金門島嶼生活節(金城場)等活動單元,也能吸更多陸客參加,為金門觀光注入活水泉源,持續拉出新一波的長紅氣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