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獲綠色城市獎肯定 縣長期許深化地產地消與食農教育

發布日期:
記者: 李映蓉/綜合報導。
點閱率:90
字型大小:
金門縣以《金生金市‧農業永續》榮獲國健署健康城市類「綠色城市獎」,展現小島在資源有限下推動安全農業成果。
(縣府提供)

金門縣以《金生金市‧農業永續》榮獲國健署健康城市類「綠色城市獎」,展現小島在資源有限下推動安全農業成果。 (縣府提供)

國民健康署今(114)年舉辦「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全台22縣市共352件作品參賽,競爭激烈。金門縣以《金生金市‧農業永續》脫穎而出,榮獲健康城市類「綠色城市獎」,展現小島在資源有限下,仍以行動守護土地、推動安全農業、建立地產地消模式的成果。此次獲獎,不只是一項榮耀,更是對金門長年堅持的肯定。
縣長陳福海表示,這次獲獎,是對金門長期深化農業與健康政策的一項肯定。他感謝一路投入的農友、學校、社區與返鄉青年,因為每一分堅持,才讓金門從一塊土地,累積成一種力量。他指出,金門推動農業,重點在於打好基礎,為居民建立安心生活的條件,從安全用藥、地產地消到食農教育,這條路或許需要時間,但方向始終清楚——讓孩子吃得健康、讓鄉親吃得放心、讓農業能安定發展、讓下一代願意留下來。也希望透過具體行動,讓外界看見,這座島嶼有能力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道路。
金門自94年啟動安全農業政策,以減少農藥使用、恢復土壤生機為起點,逐步建立農業永續基礎。縣府亦透過農業輔導與制度支持,協助農友改善栽培條件,並推動有機與產銷履歷制度,使本地農業逐漸邁向品質穩定與品牌形象。
在教育與社區層面,縣府推動食農教育進入校園,從標章認識到農園實作,讓孩子了解食物的來源;多所學校也採用在地蔬菜,打造「從田到桌」的健康循環。各地社區也推展共餐據點,讓長者不只吃飽,更能吃得安心,逐步形成具有在地特色的照顧模式。
面對水資源與環境挑戰,縣府推動農塘改善與水資源再利用,並配合生態復育行動,守護包括水獺與大鱗梅氏鯿等物種,逐步建立人與自然共生的友善環境。全國評審團指出,金門展現出土地倫理、農業責任與社區參與的整合實力,是離島推動永續治理的具體典範。
縣長陳福海最後強調,金門推動農業永續,核心目標是守護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希望從餐桌開始,把健康真正帶進每一戶人家。得獎固然值得鼓勵,但他更在意的是,金門的孩子是否吃得安心、鄉親是否願意信任在地農產。他特別感謝長期耕耘土地的農友,也肯定願意返鄉的青年,以及在校園和社區推動食農的夥伴,正因為這些堅持,金門的農業已不僅是生產工作,而是一股踏實向前的力量。
此次獲獎,對金門而言是一份肯定,雖然島嶼不大,但只要方向清楚、腳步穩定,仍然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創造價值。他指出,縣府團隊將持續推動低碳、智慧、友善的農業環境,讓農民可以安心投入,讓年輕人願意回來,讓金門在自己的道路上,穩健寫下健康與永續的新篇章。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