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召開特教發展公聽會 共創友善融合教育環境

縣府教育處舉辦「金門縣特殊教育發展計畫(115–119年)初稿公聽會」,由教育處長黃雅芬主持,邀請縣內各級學校行政人員、教師代表、家長、學生及社會大眾共同參與。(縣府提供)

縣府教育處舉辦「金門縣特殊教育發展計畫(115–119年)初稿公聽會」,由教育處長黃雅芬主持,邀請縣內各級學校行政人員、教師代表、家長、學生及社會大眾共同參與。(縣府提供)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於10月上旬在金城國中圖書館四樓舉辦「金門縣特殊教育發展計畫(115–119年)初稿公聽會」,邀請縣內各級學校行政人員、教師代表、家長、學生及社會大眾共同參與,針對計畫初稿內容提出建言,期望凝聚共識,為未來五年特殊教育政策奠定堅實基礎。
教育處長黃雅芬在致詞中表示:「特殊教育不僅是一項教育政策,更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實踐。縣府會持續以孩子需求為優先,無論是學前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資優培育或是學校無障礙環境改善,都將逐步落實。我們希望藉由這次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讓金門的特殊教育發展更具前瞻性,也更符合在地需求,確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展現潛能,成為社會的重要力量」。
此次計畫是延續「110至114年特殊教育發展計畫」的重要里程碑。新一期計畫以「多元參與、有效融合」為核心,規劃自115年起至119年止,涵蓋四大面向:「健全行政法規與支持網絡」、「優化鑑安輔機制」、「實踐適性課程與教學」、「精緻支持服務與輔導轉銜」。透過行政制度強化、專業團隊合作、課程創新與全方位支持,確保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學生皆能在公平、友善且無障礙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縣府教育處表示,發展計畫初稿除依循中央政策方向外,也特別回應本縣的發展需求,例如與『零歲紮根計畫』的整合,強化早期發現與介入;針對資優教育,規劃鑑定系統化與雙重特殊需求支持;在課程與教學部分,將強調合理調整與普特協作,並持續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處感謝所有關心本縣特殊教育發展的夥伴提出建議,會後亦開放至線上補提意見,讓計畫更臻完備。
現場與會老師發言說到:「東西半島特教班學生數落差大,希望能從法規層面盤點安置相關機制,確保學生就近入學」、「普通教育經費預算編列本次納入特殊教育班型及學生數,需縣府跨科及學校跨處室的整合,希望能將設班經費一起納入考量」、「目前發展計畫依照中央政策架構撰寫,可再思考如何納入本縣特色」。
家長以線上方式提出:「我們期待看到長期的追蹤與研究計畫,讓資賦優異與身心障礙孩子的學習歷程能被持續關注,能有助於看出縣內的特教生真正需要什麼」、「特教學生銜接高中職可以多著重,升學後所需的支持服務應確實轉銜,以確保資源儘速到位」、「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的體育課程需求應該被重視,參與適應運動與運動輔具的推動應該更積極」。
會議當晚由教育處長黃雅芬主持,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召集人進行初稿簡報,現場設有手語翻譯、聽打、放大字體及易讀版資料等特殊需求服務,確保不同需求的參與者皆能充分了解與表達意見。亦利用休息時間收集與交換意見,提供現場與會者發言機會,展現公開透明與多元參與精神。
本次公聽會不僅是行政計畫的說明,更是政策對話的平台。透過各界的交流,將使未來五年特殊教育發展更能呼應現場需求,推動行政法規健全化、鑑定與安置制度優化、師資培育與課程多元化,以及相關支持服務的全面升級。縣府教育處將彙整各項意見修正發展計畫,隨後送交本縣特殊教育諮詢會審議,並訂於115年1月公布修正後的正式計畫。
縣府強調,特殊教育發展的成功需要縣府、學校、家庭與社會共同參與。教育處將持續以學生為核心,打造「多元、友善、融合」的教育支持體系,為金門推動融合教育及支持學生全人發展注入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