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豬轉化為在地加工產品 業者發表示範案例

「熟齡豬再生計畫」發表會。(許峻魁攝)
金門首個熟齡豬農廢再生示範案例,於昨(二十二)日上午十點在光野集咖啡二樓舉行「熟齡豬再生計畫」發表會,透過跨域協作將長期因文化背景而無法規律宰殺的熟齡豬,轉化為可被安全食用並具市場潛力的在地加工產品,建構「農廢再生、在地加工、文創通路、餐飲上架」的一條龍模式,為金門畜牧產業提出可複製、可持續的永續解方。
金門熟齡豬長期因文化背景與屠宰條件限制,多數需等待外縣技師批次宰殺,不僅成本高昂,佔地降低迴轉率也使農戶在育成率低的狀況下更有營運壓力。因此這項由澄楉永續統籌推動的熟齡豬再生計畫,希望串接58度D、金銘畜牧場、永群牧場、金門農會、圓頭肉乾、老農莊食品及地方餐飲夥伴Ms. W、光野集咖啡與文創業者築夢手作共同參與,一起來解決問題並創造商機。
澄楉永續執行長翁皓梅說明,這些熟齡豬隻來源多為完成生育任務後的退役繁殖母豬,屬健康豬源,並非次級肉品,卻因特殊文化背景無法在地處理而面臨資源浪費的困境。因此這項計畫是希望透過「經濟部中小企業城鄉創生圈輔導計畫」促成跨域整合,由澄楉永續擔任整體統籌及串接樞紐,協調金銘畜牧場提供肉源,以國際大廠配方飼料搭配金門特有酒糟液飼養,使肉品質地更具風味。
翁皓梅指出,首波推出的「58度D‧淘金豬」系列產品,包含四款肉乾、肉條與兩款冷凍熟食料理包,完整展現熟齡豬由農廢轉化為商品的永續成果;肉乾產品包含「高粱原味肉乾」、「高粱辣味肉乾」、「高粱黑胡椒肉條」與「高粱蜜汁豬肉條」,料理端則推出「高粱酒紅燒肉」與「戰地風味香料燉肉」兩款熟食料理包。豬肉因以高粱酒糟飼養而帶有自然甜味,再融合高粱酒香,成就兼具在地風土與永續價值的全新金門特色風味。
金門縣農會理事長蔡水游出席發表會時表示,金門熟齡豬隻每年約三百頭左右,多為自然淘汰後交由防疫所(焚燒)處理,但也造成周邊居民抗議。氣候異常也影響到畜牧業,過往種母豬生育可以長達五至十年,但現在約兩年就成為寡產母豬,育成率不佳也造成成本的增加,這些淘汰的豬隻不知該如何處理,但透過「熟齡豬再生計畫」可以吸引年輕人投入。蔡水游還笑說「淘」金豬很有意義,象徵永續農業的循環,並預祝該產品可以創造熱潮,成為金門熱門的特產品。
圓頭肉乾董事長薛承琛表示,其實寡產母豬的相關產品大家都很常吃到,不過又因為稱其為「淘汰豬」,因此在觀念上是排斥食用的,但根據他長年從事加工的經驗,其實寡產母豬的肉質比起一般肉豬還要好。他還盛讚「澄楉永續」願意承擔,把這個不熱門的產業承接並解決問題。
薛承琛強調所謂的「寡產母豬」只是因為傳統觀念、命名出現淘汰,而被大家認為是不好的,只是因為其育種功能降低而已,生產不佳而淘汰。他以牛肉為例,其實優質的牛肉是要生過兩、三胎的母牛,才有可能囤積脂肪,產出的肉質才會有油花。
翁皓梅補充說,為讓產品真正回到市場並形成地方循環,該計畫同步深化永續通路端的建構,透過金門永續選品平台「浯嶼拾光」作為整體產品與故事的集散窗口,讓具有在地故事、文化風土與永續價值的品牌能被整合呈現,並進一步成為企業採購、旅客選購與文化策展的匯聚平台。「浯嶼拾光」不僅提供上架服務,更透過策展與永續採購引導機制,協助在地產品從被看見走向被採用,昨日發表的豬肉乾系列也將同步在該平台銷售。
另這項計畫還媒合實體通路與餐飲場域,首波示範上架將由Ms. W咖啡、光野集咖啡與築夢手作協力推展。Ms. W咖啡將導入熟食料理包應用,成為消費者能直接品嚐再生成果的第一線窗口;光野集則以「光野集×島嶼支持計畫」概念設置展示專區,作為地方創生品牌的策略陳列與文化揭示空間,讓更多人透過飲食與選物,看見金門從農業端啟動的永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