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術為橋學習為本 六校共同培育宋潮導覽新世代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金城報導。
點閱率:103
中正國小舉辦「114學年度廣達游於藝金門盟小尖兵培訓」,凝聚縣內六校藝術教育能量,透過專業課程與實作體驗,為金門藝教扎根注入新動能。(校方提供)

中正國小舉辦「114學年度廣達游於藝金門盟小尖兵培訓」,凝聚縣內六校藝術教育能量,透過專業課程與實作體驗,為金門藝教扎根注入新動能。(校方提供)

中正國小舉辦「114學年度廣達游於藝金門盟小尖兵培訓」,凝聚縣內六校藝術教育能量,透過專業課程與實作體驗,為金門藝教扎根注入新動能。(校方提供)

中正國小舉辦「114學年度廣達游於藝金門盟小尖兵培訓」,凝聚縣內六校藝術教育能量,透過專業課程與實作體驗,為金門藝教扎根注入新動能。(校方提供)

中正國小一連兩天盛大舉辦「114學年度廣達游於藝金門盟小尖兵培訓」,凝聚縣內六校藝術教育能量,為百名學生開啟一場結合創意、文化與美感的藝術探索旅程。此次活動由中正國小擔任盟主學校,集結金城國中、賢庵國小、金湖國小、多年國小與何浦國小等六校共同參與,透過專業課程與實作體驗,為金門藝教扎根注入新動能。
本次培訓以「宋潮好好玩」為主題,呼應廣達文教基金會《游於藝》年度展覽內容,讓學生在遊戲與表演中體驗宋代文化的雅趣與美學精神。課程特邀教育部中央輔導團藝術領域分團輔導教師邱鈺鈞,以及新北市國教輔導團藝術領域兼任輔導員張晨昕兩位講師授課。兩人皆為「夢的N次方」表演藝術組核心成員,曾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與親子天下教育創新百大教師殊榮,擁有豐富教學歷練與創意引導能力,讓學習過程生動有趣。
兩位講師以戲劇、聲音與肢體表達為主軸,引導學生從遊戲化學習進入宋代文化情境。課程中,孩子們分組進行角色扮演與導覽模擬,學習運用語調、表情與肢體動作詮釋展品故事,並輪流擔任導覽員與觀眾,從體驗中培養自信與溝通力。未來,這群「藝術小尖兵」將於各校廣達展覽正式登場,成為導覽解說員,將所學實踐於現場,帶領更多師生與家長走入宋代藝術的世界。
教育處全力支持此次活動,呈現縣府推動「藝術鈞富」的理念,並以自籌營運經費打造沉浸式學習場域。教育處處長黃雅芬表示,藝術教育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培養人文素養與表達能力,透過跨校合作與共同學習,不僅讓藝術融入生活,亦讓文化成為教育的一部分,這正是教育最美的樣貌。
作為金門盟的領頭學校,中正國小自成立以來已連續四屆擔任盟主。該校為金門唯一設有美術班的小學,長期致力推動美感教育與系統化藝教課程,從校內教學深耕到跨校資源整合,逐步形成完善的藝教網絡。校長陳為信強調,「藝術不只是技藝的練習,而是一種理解世界、表達自我與連結他人的能力。」他指出,藝術教育能讓學校文化更有溫度,讓學生在創作與欣賞中找到自信與共感。
中正國小的藝術教育能量,來自一群長期深耕的專業教師與堅實的傳承脈絡。創盟校長蔡雪芳奠定基礎,全國師鐸獎得主李蕙萍老師接續推展,建構完整藝教課程架構;在陳為信校長接任後,進一步整合課程設計、社群共學與藝文活動,讓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學校以「藝術力」為核心理念,強調觀察力、表達力與想像力的養成,讓金門孩子在文化的沃土中綻放創意。
活動兩天,課室裡不時傳出學生的笑聲與掌聲。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害羞拘謹,到後來勇敢上台導覽、即興表演,展現驚人的成長力。許多教師表示,這次培訓讓學生不只是「學導覽」,更學會如何用藝術的語言溝通,從模仿到創造,從被動到主動,完成一場心靈與美感的蛻變。
縣府指出,「廣達游於藝」計畫自導入金門以來,已逐步深化校園美感教育,並透過跨校聯盟形式擴散影響力。中正國小作為金門藝教的領航者,建立課程典範,帶動教師專業成長與區域合作,讓偏鄉學生同樣能享有高品質藝術教育資源。
此次培訓不僅是一場課程,更是一場文化與教育的連結實踐。從中央輔導團的專業引導,到地方教育處的全力支持,再到六校共同參與的學習共創,可以看出金門教育界推動「以藝術為橋、以學習為本」的堅定信念。
活動雖告一段落,卻為金門的藝術教育揭開新篇章。未來,這群「小尖兵」將在各自的校園中持續發光,將藝術的火種帶入更多角落,讓美感教育是課程的一部分,亦成為孩子們心中永續生長的力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