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大外籍生走進四埔社區 體驗黑豆刈包食農文化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金寧報導。
點閱率:84
字型大小:
外籍生體驗四埔食農教育。(社區提供)

外籍生體驗四埔食農教育。(社區提供)

金寧鄉四埔社區鄰近金門大學,近日,攜手金大舉辦「國際交換生戶外教學體驗活動」,以「創新加社區產業-黑豆刈包教學傳承」為主題,透過食農教育與農場實作,讓外籍學生深入體驗在地農業文化與永續理念,展現青、壯、銀世代「共生、共學、共融」的社區精神。
四埔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黃美玲帶領來自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的交換生,走進社區農場進行「四埔社區食農教育體驗」。
學生們在園區內探索環境、學習採摘當季盛產的洛神花,並以社區特產黑豆為主要食材,親手製作,夾進傳統的創意黑豆刈包,迸發出美妙的新滋味。
黃美玲表示,四埔社區結合在地農業與傳統蔭油工坊,推廣「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讓學生了解食物的來源與加工過程,並思考過度包裝與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她指出,課程強調「減碳、減塑、惜食」三大主軸,希望學員在體驗中培養環保意識,進而將永續理念融入生活。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外籍生們在社區總幹事黃美玲指導下,包餡料完成黑豆包,笑聲此起彼落。一名來自東南亞的學生分享:「原來黑豆不只是只有拿來做醬油,還能做出這麼好吃的包子。」另一位印尼學生則說:「自己採洛神花,然後煮洛神茶,真的很感動,也很神奇。」課程結束後,學生們紛紛拍照留念,並表示希望將學到的永續理念帶回母國,與更多人分享。
目前正值洛神花採收期,四埔農場的紅花盛開,迎來一年中最繁忙也最繽紛的季節。黃美玲說,洛神花採收期自九月至十二月,最佳採摘時機是花萼肥厚飽滿、色澤深紅之際。社區採用分批採收方式,確保品質與數量穩定,讓體驗者能親手摘下「紅色寶石」,感受土地的生命力。「每一朵洛神花都蘊含著大地的祝福,親手採摘時,那份幸福特別真切。」她笑說。
體驗遊程內容涵蓋黑豆蔭油DIY、特色美食品嚐、農場採摘與定點導覽等,讓參與者從遊中學、從學中愛上四埔。四埔社區文化資源豐富,包含埔邊村明代末期歷史、埔後地區的道教法師文化與國校歷史、下埔下的基督教與佛教傳承,以及頂埔下戰地營區遺址。社區依各區特色發展出黑豆產業與蔭油工坊,逐步形成兼具文化深度與經濟活力的地方產業鏈。
黃美玲強調,社區未來將持續透過與學校合作、青年志工參與,讓更多人了解四埔故事,深化文化認同。「當長者願意分享、青年願意走進來、外籍生願意參與時,四埔的故事就能一直延續下去。」她說。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