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防疫警戒啟動 金門味豬肉罐頭銷量上揚
豬肉罐頭。(蔡麗玉攝)
面對全台「聞豬色變」的防疫警戒,金門縣衛生局第一時間啟動防疫應變機制,全面加強市售豬肉及其製品稽查力度,嚴防疫情擴散至離島地區,確保民眾食用安全無虞。
衛生局表示,已依照風險等級針對市場、攤商及相關販售通路實施監測與抽驗作業,確保流通肉品來源可溯、標示清楚。若查獲違法販售、標示不實或涉及走私之肉品,將依法嚴懲,絕不寬貸,以維護消費者權益與公共衛生安全。
衛生局同時呼籲民眾及業者,切勿購買、攜帶或販售來歷不明、未經檢疫標示之豬肉及相關製品,違者將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等相關法規處罰。防疫無假期,唯有全民共同遵守規範,方能守護食品安全與金門防線。
隨著防疫消息傳出,金門傳統市場與賣場近期出現採購備糧現象。不少婆婆媽媽笑稱「以備不時之需」,紛紛添購豬肉罐頭做為家中常備食材。「金門的豬肉罐頭香氣濃、口感好,煮芋頭肉、炒金瓜黃麵都對味,就算暫時沒有溫體肉,也能吃到熟悉的金門味。」一名市場攤商表示,近一週罐頭銷量明顯成長。
這股「罐頭熱」反映防疫心理,也勾起金門人深厚的生活記憶。金門曾長期處於軍管時期,糧食仰賴運補。當年軍方配發的罐頭成為島上居民的重要糧源,也造就了「軍民共食」的獨特文化。許多老一輩居民回憶,那時家家戶戶都懂得用罐頭變化菜色,從金瓜炒麵、芋頭燉肉到炒米粉,都是戰地年代最熟悉的「金門味道」。
近年來,野外露營風潮興起,「軍用罐頭」再度翻紅。尤其,位於雲林的《欣欣生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觀光工廠更成為許多露營愛好者的「朝聖地」。該公司前身為行政院退輔會旗下事業,創立於民國62年,早期負責支援軍方後勤補給,製造各式罐頭食品。在兩岸對峙的年代,欣欣公司甚至曾製作「空飄、海漂食品」,用於心理戰宣傳任務,見證戰地時期的歷史記憶。
民國92年政府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後,欣欣公司引入民間資金轉型,並於民國100年正式更名為「欣欣生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保留傳統軍用罐頭風味,同時融入台灣飲食特色,推出紅燒牛肉、東坡肉、香菇滷肉等多款經典口味。
對方便族而言,這些罐頭方便保存、加熱即食,能在戶外輕鬆變出一道道家常菜。許多金門人笑說,只要有欣欣紅燒豬肉罐頭,加點芋頭或南瓜,就能重現家鄉味,「即使人在外,也能吃到記憶中的金門味。」
雖然非洲豬瘟防疫警戒讓部分消費者暫時避開溫體豬肉,但金門人展現出特有的生活智慧與韌性。從昔日戰地軍民共食的罐頭文化,到今日講求食安與風味傳承,「罐頭」早已不只是食物,更像是金門人的戰役文化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