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鐵肩擔道義 妙筆辨是非 新聞是對社會的責任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專訪報導。
點閱率:101
字型大小:
林怡種擔任金門日報總編輯時留影。(林怡種提供)

林怡種擔任金門日報總編輯時留影。(林怡種提供)

金門日報即將迎來創刊六十週年,本報特別專訪前總編輯林怡種先生。從少年時代在軍營垃圾坑中尋找斷簡殘篇的啟蒙,到高中時開始在副刊投稿,再到進入報社,歷任編輯、主任、最後坐上總編輯的位子,他在金門日報的三十一年歲月,幾乎就是一部金門新聞史。
林怡種把這段經歷歸納為「從讀者、作者到編者」的過程。他說,這不僅是一份職涯,更是一份命定,因為報社承載了他的青春與奮鬥,也見證了金門從戰地到開放的歷史轉折。
童年因文字找到光亮
「那時候金門沒有電,也沒有瓦斯,下課就要去山上耙草生火。」林怡種回憶起戰後金門的生活,語氣平靜卻帶著滄桑。八二三砲戰的砲火,擊毀了他家中的耕牛與古井,讓一家生活陷入困境。求學時常打著赤腳走進校園,偶爾能在軍營垃圾坑裡撿到阿兵哥丟棄的膠鞋,塞進破布便能勉強穿著。
然而,正是這些垃圾坑,給了他意想不到的啟蒙。他拾回過期的軍中刊物,如《勝利之光》、《文壇》、《傳記文學》等。這些來自隨軍撤退來台的學者與作家的作品,筆力深厚,字字精美。雖多是殘缺不全,但他總是如獲至寶,反覆閱讀並摘錄筆記。這些作品無形中成了他寫作的啟蒙教材。
「那些未曾謀面的作家,其實就是我最早的老師。」林怡種說,正因如此,他在艱苦的童年裡找到了文字的光亮,也讓他相信,只要能書寫,就能突破眼前的困境。
少年與日報初次連結
進入金門高中後,他養成每天到圖書館翻閱《金門日報》的習慣。當他第一次看到同學的文章刊登在副刊,還聽說有稿費時,內心充滿羨慕,也燃起挑戰的念頭。他開始嘗試投稿,偶爾刊登,雖然稿費僅數元,但對當時的學生而言,足以支付三天的午餐。
「那是一種很大的鼓舞,讓我知道文字真的可以養活自己。」他回憶,那時候從讀者變成作者的心境,是一種既忐忑又興奮的轉折,也種下了日後與報社深厚連結的種子。
踏入新聞工作的開始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金門衛生院血絲蟲病防治小組工作。雖然本業是醫檢員,但他從未停止寫稿。因具備暗房沖片的技術,有次受託代理X光室技術員的工作,恰巧替《金門日報》社長繆綸照過X光。繆社長發現他桌上的稿紙,隨口問起,才知道這位青年正是日報的投稿者。
幾個月後,日報成立彩印廠並公開招考學員,他順利錄取。林怡種坦言,這是人生的重要轉折。報社成立彩印廠的初衷,不僅是為了印製金門酒廠包裝盒、創造盈餘「以廠養報」,更肩負戰略任務│若金門遭封鎖,仍能自行承印空飄傳單。
他被送往台北,隨中央日報師傅學習彩色分色照相,並到國防印製廠觀摩。返金後正式受聘為助理員,月薪雖只有兩千餘元,但他說:「那是我真正踏入新聞工作的開始。」
編輯部的歷練與責任
初期他在彩印廠工作,但才華很快被發掘。當時《金門報導》受到鄉親喜愛,他與友人合力編寫,引起日報高層注意。編輯主任顏伯忠遂將他調到編輯部,從校對開始,觀摩如何下標題。半年後,他被交付第一批新聞稿,顏主任叮囑:「當新聞守門人,要讓壞的進不來,也出不去。」這句話深深烙印在他心中,成為終身的新聞信念。
在編輯部,他開始兼管副刊,主持超過十年,推出「砲火餘生錄」、「地方傳說」、「老照片說故事」等專欄,內容貼近地方風土,深受讀者喜愛。這段時間,他從「作者」真正蛻變為「編者」。
總編輯的新聞人使命
隨著資歷累積,他先後擔任編輯主任、總編輯。任內,他撰寫了超過一千五百篇《浯江夜話》與社論,夜以繼日幾乎全年無休。白天閱讀各大報紙,掌握國內外脈動;晚上進行編輯與寫作。雖然依規定報社人員不得領取稿費,但他坦言,為報社執筆是一種無怨無悔的責任。
「做白工也甘之如飴,因為那是報人應盡的本分。」林怡種語帶堅定。作為總編輯,他深知新聞不僅是資訊,更是價值與公信力的展現。
堅持學習及書寫金門
令人敬佩的是,林怡種直到五十六歲才正式就讀大學。他自嘲說:「一般人走四年的路,我走了四十一年。」但他對學習的渴望未曾熄滅,最終完成研究所學業,並在退休前夕拿到碩士學位。
退休後,他繼續筆耕,先後出版九本文學書刊,並撰寫多部村史,如《莊厝演義》、《古厝之村-東西山前》、《探花宰相-林釬》等,為金門的歷史文化留下深刻記錄。他說,這些作品是對家鄉最誠摯的回饋。
永遠不滅的報社情誼
回顧三十一年的新聞歲月,他感慨良多。「報社是我的衣食父母,是我成家立業的根基。」他說,當年一同挑燈夜戰的同仁,如今多數已退休或離世,但仍透過「正氣聯誼會」群組彼此問候,聚會時依舊宛如一家人。
在金門日報即將迎來六十週年之際,他送上最真摯的祝福:願同仁與前輩們都能健康安樂,家庭幸福,也祈願報社繼續屹立,承載金門人共同的記憶與期待。
林怡種的一生,是金門日報六十年歷史的縮影。他從讀者到作者,再到總編輯,見證了報社從鉛字排版到彩色印刷,再到數位化的演進,也在這裡奉獻了青春與理想。
他用三十一年的歲月告訴後輩:新聞不只是記錄,更是一份使命。當記者與編輯,必須肩負對社會的責任,鐵肩擔道義,妙筆辨是非。「報社是我的家,我永遠愛它。」林怡種語氣篤定。這句話,正如他一生的寫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