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以「小而全」治理思維 榮獲高齡友善城市獎佳作 陳福海倡交通平權 具體落實老有所行宜居環境

發布日期:
記者: 李映蓉/綜合報導。
點閱率:164
字型大小:
縣長陳福海全力推動「回家安全金平安」計畫,金門榮獲高齡友善城市獎佳作。(縣府提供)

縣長陳福海全力推動「回家安全金平安」計畫,金門榮獲高齡友善城市獎佳作。(縣府提供)

縣長陳福海全力推動「回家安全金平安」計畫,金門榮獲高齡友善城市獎佳作。(縣府提供)

縣長陳福海全力推動「回家安全金平安」計畫,金門榮獲高齡友善城市獎佳作。(縣府提供)

金門縣政府以「回家安全金平安」為主題,榮獲114年「臺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高齡友善城市類無礙獎佳作。此項榮耀由觀光處、工務處與城鄉發展處跨局處合作完成,展現縣府近年在無障礙環境與低碳交通的推動成果,也象徵離島在有限資源下,仍能以創新思維打造兼顧長者福祉、行人安全與環境永續的宜居典範。
縣長陳福海指出,金門雖地處離島,卻一直以「小而全」的治理思維持續進化。他強調,縣府施政始終以《禮運大同篇》所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為核心理念,並將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的需求視為政策設計的重要基礎。此次得獎不只是獎項肯定,更是縣府在長照政策之外,以交通平權與空間友善具體落實「老有所行」精神的具體展現。陳福海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從人行道到智慧公車的無縫接軌,讓每位鄉親都能安全回家、自在出門,打造「生活在金門、安心又平安」的幸福城市。
此次「回家安全金平安」計畫由三大局處協力推動,從人行道改善、騎樓整平到電動巴士導入,逐步建構高齡與.接駁服務,並建立預約式就醫與禮佛接送制度,補足長照服務未涵蓋的細緻需求。
此外,縣府也整合金門公共車船管理處資源,啟動非典型運輸模式,例如每月農曆十七日太武山禮佛接駁專車、身障者就醫定期接送等,讓長者能安心出門、參與社會。縣府團隊更重視社區參與與地方協力,在工程規劃階段召開多場說明會,邀請村里長與居民共同討論施工細節與後續維護機制,讓民眾的意見能成為設計的一部分,形成「政府帶頭、社區共創」的新治理模式。
在推動策略上,金門縣以「空間改善、科技應用、永續治理」三大主軸並進。工務處著重街道空間整體盤點與無障礙設施設計,城鄉發展處導入綠色建材、建立保固與維護制度,觀光處則推動低碳運輸與智慧接駁,並結合鴻海集團技術導入電動巴士與司機再教育。整體成果不僅改善行動便利性,也兼顧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
在社區面向,縣府邀請志工與社區居民共同參與交通接駁與環境維護工作,形成在地共治的良性循環。觀光處與社區合作的禮佛專車服務,不僅讓長者安全上山,更成為社區情感交流的橋樑;而金城鎮騎樓整平後的街區環境,也提升了商圈吸引力與行人安全,兼具觀光與生活效益。
整體計畫成果已展現顯著成效。人行道暢通率提升至九成以上,無障礙通道覆蓋範圍擴大;電動巴士與中巴接駁投入營運後,不僅減少碳排放,也提升乘坐安全與舒適度。縣府估計,未來隨著路網改善與交通服務普及,可有效降低跌倒與交通事故風險,同時促進長者外出交流、增進健康福祉。
在環境層面,透水磚與回收建材的導入,有助減緩都市熱島效應與雨水積滯問題;而街區環境改善後,不僅讓居民出行更便利,也帶動商業區活絡,創造兼具社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縣府並採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從規劃、執行、檢核到精進,確保政策推動的長期穩定與持續改善。
縣長陳福海最後重申,金門是一座幸福的島嶼。面對高齡化挑戰,政府要做的不是單一建設,而是以整體性思維將公共服務、交通設計與社區照顧串成一條完整的關懷鏈。從電動巴士的啟動,到人行環境的改善,都是希望讓行動不便者不再受限、讓長者願意走出家門,讓每一條回家的路都能「安全金平安」。他強調,縣府未來將持續以跨局處合作為軸心,結合社區、企業與中央資源,共同打造一座讓世代都能安居樂業的永續城市,讓「友善」不只是口號,而是生活中看得見、走得到的溫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