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記者到社長 陳榮昌在金門日報的歲月刻痕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121
字型大小:
金門縣文化局局長陳榮昌。(許加泰攝)

金門縣文化局局長陳榮昌。(許加泰攝)

文化局長陳榮昌於民國84年進入金門日報社擔任記者,他深入金門大小角落,採訪地方風土人情,報導地方大小事,呈現金門的地方生活。陳榮昌在金門日報四進四出,歷任金門日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社長,有一半的公職生涯都在金門日報度過,金門日報的媒體歲月,也讓陳榮昌從初出校園的青澀學子,淬鍊成懂得人情世故的社會人。
陳榮昌在大學時期就讀機械工程,而研究所唸的是政大東亞所,主攻大陸問題研究。民國84年通過基層特考進入金門日報擔任記者。他看了幾天報導後,便開始上線採訪撰稿。陳榮昌表示,好在他平常喜愛寫作,因此在新聞稿撰寫上可以很快進入狀況。
陳榮昌憶及當年剛跑新聞時,前輩會好意提醒他「報喜不報憂、大家較好過」。陳榮昌表示,在採訪較敏感的事件時,也常被問到:「你是哪家報紙?」當聽到是金門日報後,便會露出質疑眼神,「你不用來啦,反正你們也不敢報導」。陳榮昌說:「這種評價,對當年懷抱著新聞熱情與正義感的我,確實是很大的打擊。」他暗暗發誓,要讓大家刮目相看。後來,他當上採訪主任後,有了更大的發稿主導權,加上認識許多金門的意見領袖,在他們的鼓勵下,只要有人質疑,陳榮昌便回答:「你敢說,我便敢寫」。自此、陸續報導披露許多針對縣政府、各機關、學校、社會等不合理的現象與問題。
當然,有讀者的掌聲,同時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關切壓力,甚至還有人打電話到家裡謾罵。而陳榮昌也被做了記號,成為一位不聽話的公務員,調動受阻,公職生涯發展受到影響。
陳榮昌如今回顧曾寫過的一篇篇火力猛烈的監督報導,很驚訝當年的自己會有如此大的勇氣,雖然曾因此被烙下印記,不過,這些報導作品,也讓他總算不枉當過媒體人。
陳榮昌表示,除了監督批判性的報導之外,為了充實報導內容,他鼓勵採訪組同仁多深入基層、走向社區,去挖掘值得報導的人事物;他自己則擬定各種專題,系列撰寫一篇篇具有報導文學色彩的報導,諸如:小人物組曲系列、金門傳統匠師臉譜系列、探訪金門村落身世系列、白色恐怖系列、老兵系列、大陸新娘系列、老店輓歌系列、老街臉譜系列、出洋客系列、金門金女人系列、離島悲歌系列、金門民宿系列、金門美食系列等連串報導。這些報導內容獲得不少肯定,並在監督報導題材受限的情況下,為金門日報找到貼近民眾的另一個方向,更成了他後續出版六本專書的主要內容。
陳榮昌指出,當年的金門日報記者們,彼此之間會互相良性競爭,看到同儕寫出一篇好專訪時,自己便激勵自己也要寫出另一篇好的報導。在這種良性競爭下,記者報導內容百花齊放,金門日報的可讀性也提高不少。改朝換代後,隨著社會思想的開放演進,鄉親們對於金門日報有更多的批評,也有更大的期許。
陳榮昌表示,後續當上總編輯、社長時,因角色的改變,考量跟思維也必須跟著轉變。如何在縣政行銷、包裝政府的既定角色扮演下,讓金門日報盡量減少官報的色彩,發揮一點媒體角色功能,讓報導內容更具可讀性,是他一直思索及努力的方向重點。除了每週六日規劃藝文沙龍專刊,撰寫系列金門作家、藝術家臉譜,並介紹作家筆耕與畫家習畫習藝過程,導讀其重要的書畫作品,藉此提倡藝文風氣;結合觀光需要,開闢每週的旅遊專版,從食衣住行方面,介紹金門好吃好玩有意思的文創小店,以及他們努力創業的故事等。
陳榮昌說,一路走來,因為這段金門日報的媒體歲月,讓他比起其他公務員,有機會面對並體會更多充滿故事性的人事物,也讓自己的公職生涯增添許多精彩的歷練,並確立了自己未來結合新聞報導和文學寫作的報導文學創作之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