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啟動湖下海堤環境營造工程 打造宜人濱海生活圈
縣長陳福海前往金寧鄉湖下海堤實地會勘,了解工程規劃與周邊整合推動情形。(薛子軒攝)
湖下新樂園空間營造示意圖。(縣府提供)
金門縣政府以「湖下觀夕樂園」為願景,啟動湖下海堤環境營造工程,使海堤在兼顧防潮安全的基礎上,全面提升景觀、休憩及生活使用品質。縣長陳福海近日前往金寧鄉湖下海堤實地會勘,了解工程規劃與周邊整合推動情形,並請相關單位掌握期程、精準執行,以打造具觀光亮點、居民共享的濱海公共空間。此次由城鄉發展處、觀光處、工務處等單位到場勘查,就坡面綠化、視域開展與遊憩動線等面向進行討論。
縣長陳福海表示,湖下臨近金門大橋,是最能展現金門海岸風景與夕陽魅力的生活場域,同時也是遊客親海體驗的重要節點。海堤調適工程不僅代表防災機能的提升,更象徵金門施政方向由面陸走向面海,讓居民能更自在地走向海岸、親近自然,讓海洋重新融入生活與旅遊,帶來更友善、宜人的濱海環境。
湖下海堤位於金寧鄉臨海地帶,具備開闊視野與自然濱海條件,本次工程以「隱形海堤」為核心概念,在保留堤頂防潮高度的前提下,以堤前培厚拋石、坡面綠化等方式降低水流衝擊與混凝土量體的壓迫感,使視覺重新回到海岸線與天際線,營造更友善宜人的濱海景觀。為提升休憩體驗,本案規劃兩大特色分區,包含結合金寧鄉公所親子公園的「湖下新樂園」,設置入口廣場、濱海休憩廊道、露天階梯及座椅等,打造散步、停留及觀景的豐富動線;以及以絕佳夕陽視角打造的「觀夕金走廊」,設置觀景平台與特色步道,同時融入「蚵管哨」意象之地景裝置,形塑具文化連結與拍照亮點的海岸景緻。
工務處表示,本案是綜合災害風險、遊憩需求、生態環境與區位條件等多項評估指標後所列之優先推動工程。前期已完成專家學者現地勘查與兩場地方說明會,獲得多數民眾與機關支持;細部設計及生態檢核工作亦已完備,後續將依法辦理公開招標,正式進入工程發包階段,期盼盡速落實讓地方有感的環境改善成果。
會勘過程中,縣府團隊針對堤頂步行動線、夜間照明安全、排水銜接及綠化景觀等細節持續檢視,陳福海縣長提醒,海岸工程須兼顧不同年齡層與族群的使用需求,各單位應就動線友善、空間安全等面向再精細規劃,使民眾在未來使用時能更加自在安心。
工務處進一步說明,湖下海堤完工後將與金門大橋視覺景觀、重劃區景觀及自行車道路網等周邊公共空間整合串聯,形成可散步、可觀景、可停留的濱海休憩廊帶,展現金門親海生活新樣貌,進一步提升金寧鄉整體環境品質與地區發展量能。
縣長陳福海最後強調,公共建設的核心是改善居民的生活與感受,湖下海堤調適工程不只是讓海堤更堅固,更希望讓每一次散步、每一次看海、每一個夕陽時刻,都能成為金門人與旅客共同記憶的風景。他期待工程能依時序穩健推動,讓湖下成為面向海洋、追逐光影的幸福地標,也讓金門最美的海岸線持續被看見與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