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厝飄墨香 唐敏達分享書法臨摹與創作心法

發布日期:
記者: 高凡淳/綜合報導。
點閱率:3,168
「創藝璉誼」系列講座邀請唐敏達老師,帶領鄉親走進書法之美。(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創藝璉誼」系列講座邀請唐敏達老師,帶領鄉親走進書法之美。(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由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持續推動的「創藝璉誼」系列講座,日前於塔后22號「胡璉學堂」熱鬧登場。該次活動邀請到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老師,以「怎麼欣賞書法-從臨摹到創作」為題,帶領鄉親走進書法之美。活動於古厝中舉行,雅緻氛圍與筆墨韻味相互輝映,吸引眾多書法愛好者踴躍參與,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唐敏達老師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長年致力於金門書畫教育推廣,並多次於金門及臺灣各地舉辦書畫展覽。講座伊始,唐老師以詩人于右任的詩句:「人生貴行樂,書道樂無邊。每日三千字,長生一萬年」作為開場,點出書法修習既是藝術陶冶,更是身心修煉與文化積累的過程。
唐敏達從書法學習的根本「臨摹」談起,指出:「臨摹是一種功夫,是手段而非目的。」並提出「取法於上、取法於眾、取法於今」三種進路,強調學習應兼顧經典傳承、多方觀摩與當代表現。他進一步闡述筆法、結構、筆勢、章法與用墨等六大要點,提醒學習者唯有透過持續臨摹與觀察,方能養成對書法美學的敏銳感受力。
談及創作時,唐老師強調「意在筆先、心手相映」,認為書法之美不僅源於技法,更來自情感與人格的流露。他以「從文本式走向圖畫式」形容自身的創作思維——既根植傳統,又以現代視角重新詮釋筆墨精神。
為增添臨場感,唐敏達特別於現場陳列多件個人書法作品,作為教學範例,帶領大家細細品味筆觸強弱、章法布局與氣韻流動。他指出,書家的情緒會影響作品面貌——激動或平靜、慷慨或婉約,都藏在墨痕裡。透過生動講解與對照欣賞,民眾深有共鳴,頻頻點頭稱是。講座尾聲,現場揮毫示範,筆勢沉穩飛動、氣韻生動,贏得滿堂喝采。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表示,聆聽講座後深刻體會書法之道的精髓:「取法乎上而不泥古,取法於眾而不雜流,取法於今而不失本。」三者兼融,方能筆隨心轉、法由心生。
陳董事長讚譽唐敏達老師為金門書法界的翹楚,已臻「意在筆先、心手相映」之境,堪為學習楷模。他並引用詩句寄語在場聽眾:「養生之道貴揮毫,靜坐愁城萬念消;多少是非隨筆去,一襟瀟灑樂逍遙。」勉勵大家以書法修心養性,並以佛經「功不唐捐」之意提醒學習者:「入門重基礎,練習貴堅持,成功樂其中。」
陳龍安董事長指出,「塔后22.胡璉學堂」自成立以來已舉辦多場文史與藝術講座,致力讓文化走入生活,展現金門兼具戰地記憶與藝文底蘊的多元面貌。本次活動不僅提升在地藝文風氣,也彰顯金門文化持續深化的力量。
「創藝璉誼」系列講座將持續至年底。下一場預定於11月30日舉行,邀請教育家林明進老師主講「論語的大智慧」,活動免費參加,誠摯邀請鄉親報名,一同在古宅講堂中感受文化的生生不息。活動洽詢與報名,可聯繫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林小姐,電話:(082)325628轉88495。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