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瞭望》兩岸共好 正視金門空汙危害健康問題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3,285
字型大小:
東北季風來到,來自對岸大陸的空氣汙染物增多,對環境品質帶來不利影響。(李金生攝)

東北季風來到,來自對岸大陸的空氣汙染物增多,對環境品質帶來不利影響。(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東北季風來到,正是暮秋宜人好時節。但近日有不少鄉親的清晨是在嗆鼻薰人的燒草味和肥臭中醒來,網路上怨聲四起,質疑這是曾經空氣清新的金門嗎?
確實,金門的新鮮空氣好到讓生前5度到前線勞軍,1995年因為哮喘引發呼吸衰竭於泰國清邁猝逝的鄧麗君,有一次向金防部官員和媒體記者開玩笑說道,金門的空氣特別好,還帶著一股香甜氣味,跟她到過的世界各地很不一樣,讓人好想用塑膠袋裝幾包帶回台灣,好好的深呼吸一下。
但這些都是過去的往事,20多年來金門的空氣品質大不如前,而且有每下愈況的趨勢,就打造金門成為一座健康城市、宜居島嶼來說,這是影響居民生活與旅遊品質的不利因素。究其主因有二:境內空氣汙染散播和境外汙染物入侵,它們正悄悄侵蝕金門鄉親的健康。
「整潔的金門」是金門軍管時期的四大精神之一,營區和周遭100公尺的道路,早晚打掃一次是駐軍的生活日常,民間「整潔模範戶」也被視為鄰里榮譽。湖南籍金防部司令官夏超主政時,更因考量中外來賓車輛穿梭來去,在軍民聯繫會報中指示研議中央公路和通往莒光樓、古崗樓、吳稚暉亭和陶瓷廠、林務所、農試所的道路兩側禁用水肥,後來因地區農作實際需要,逐漸放寬要求,才未嚴格執行。
過去,因為防區戰備和夜間宵禁,田野不得任意焚燒草木,否則有曝露據點防務之虞,臨海村落更列為重點查察工作項目。結束軍管以後,空汙管制不比從前,有些民眾為逃避稽查,還專挑放假日和清晨、傍晚下班時段,以及夜間大燒特燒,主其責的環保局未能有效取締,常以勸導取代處罰,結果不了了之。
大陸改革開放以後,與金門一水之隔的漳、泉州迅速開發,經濟全面發展也帶來空汙問題,各種塵汙隨著風勢入侵,導致金門的空氣品質大幅下滑,不宜戶外活動,對有呼吸和心血管疾病者尤其不利的警示紅燈經常大亮。2011年中央環保署監測顯示,金門空氣不良的日子,還曾是全國第一多,對以空氣清新出名的金門,實在是匪夷所思,難以想像的事。
國科會的全台空氣汙染研究也曾發現,金門空汙愈來愈嚴重外,特別是有毒物質「砷」的含量,更是台灣本島工業區3倍以上,提醒居民要注意長期曝露在這種環境下,罹患肺癌的風險可能高達10倍。金寧中小學的兩台大氣微粒採樣器,也曾經中研院分析發現,金門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遠高於台灣本島,空氣汙染嚴重程度不下於重工業區,每年東北季風來到的秋、冬天,更是汙染最嚴重的季節,懸浮微粒的濃度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值的2到3倍,其中的化學成分包括鉛、鋅、砷的濃度甚高,對金門鄉親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環境部的環境宣導中指出,細懸浮微粒(PM2.5)的粒徑很小,可深入肺泡,甚至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可引發心血管、呼吸道疾病以及增加肺癌的危險。
金門縣環保局2024-2027的空汙防制計畫,包括建請中央透過兩岸環保協商管道,尋求解決來自大陸地區的境外汙染。問題是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早已中斷各項議題的協商管道,現階段基本上不可能。
目前,縣環保局要先做好境內汙染的管控工作,降低空氣汙染的潛在風險,另也只能寄望對岸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兼顧環境品質的保障,在汙染控制方面做到兩岸「共好」,才能往兩岸共融生活圈的目標持續邁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